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天价药谁是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 18:24  财新网

  朱恒鹏认为,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在医院的垄断地位上,招标采购环节只是推高,而不是根本原因

  【财新网】(记者 陈璐 24日发自北京)一种出厂价仅为15.50元的芦笋片,经过医药公司、医药招标、医院等环节,最后卖到患者手中的价格,竟涨到了213元,利润率超过了1200%。近期,湖南省湘雅二医院“天价药”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5月20日,《首席评论》约请中国社科院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朱恒鹏、《新世纪》周刊资深记者刘京京,一起讨论,临床用药,从药厂到患者,当中究竟要经历哪些环节?是谁将药价推高到13倍的地步?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有媒体认为,医院是造成“天价药”的惟一原因。但朱恒鹏表示,医院的垄断地位是造成天价药的主要原因,并非惟一原因。

  从“天价药”的制造过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以芦笋片为例,它的出厂价是15.50元,经过药品批发商把价推到三四十块钱,再经招标机构,价格是陡增至136元,再输送到医院,医院号称进价是185.22元,最后再加价15%到了患者手中的213元,这些环节中,在招标机构里面加价幅度是最大的。

  对此,刘京京表示,集中的招标采购是中国政府早年为了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的手段。1999年以前的医疗机构都是自己分散采购药品的,采购时难免存在商业贿赂。所以,2000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实行集中的招标采购,减少以往配送的环节,压缩水分,降低药物的负担。可惜改革结果并不理想。

  招标旨在监管“天价药”,为什么最后推高了“天价药”?朱恒鹏说,这个制度具有三个缺陷导致结果事与愿违。其一,决定药品中标的招标机构是政府指定的部门,他们并不关心药品的中标价格是不是合理;其二,药品这种复杂且数量庞杂的商品招起标来难度很大。主要是搜集价格和质量信息方面非常困难,现在参与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就品种上讲数千种,就品位上讲数万种,而招标办的五六人搜集这数万种的药品的质量和价格信息,基本是不可能得到正确信息,所以这使得他导致指导招标的所谓指导价和质量都不具有可信度。其三,招标办是一个半政府机构,他们是否在招标过程中谋取个人的利益,这是很难判断的一个事情。

  那么“天价药”有没有解决之道呢?朱恒鹏认为,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在医院的垄断地位上,招标采购环节只是推高,而不是根本原因。药品的垄断地位来自于哪里呢?来自大家熟悉的医疗体系的重大弊端,就是以药养医:医院必须卖药赚钱,如果不卖药赚钱了,它的医疗服务收费非常低,它不能维持生存。所以中国应该取消尽快招标采购环节。而在医保付费方式上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大病按病种付费,避开纠缠于服务价格、药物价格的死结。

  但刘京京认为,以中国政府的一贯的行为逻辑来看,既然已经推出了一个制度或者体系方式,便不会轻易的把它取消掉。从目前来看这个制度有修改它的机会,其一是尽量公开,其二是多利益集团参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