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币升值可控通胀论没有道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9日 02:24  第一财经日报

  占豪

  笔者对当下最流行的所谓升值可以控制CPI、控制通胀的说法不敢苟同。由于这里有甜头——控制通胀,因此对决策者最具迷惑性,对民众也最具迷惑性。

  所谓升值可以控制CPI、控制通胀的逻辑是这样的:国际大宗商品涨价会降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会增加中国原材料成本,最终传导至消费市场使得CPI高企,引起通胀。那么,让人民币升值就可以增加人民币的购买力,如此就能降低成本从而控制CPI。

  可事实上,这种逻辑的可笑性在于,拿这个逻辑思考的人压根就忘了西方某些经济学家留有后手,关于这个逻辑成立的条件。

  这里最大的逻辑漏洞在于,忽略了大宗商品即生产资料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如果说大宗商品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那么上面的论断显然是成立的。但问题是大宗商品的价格是波动的,是被人为操控的,那么能不能控制CPI、控制通胀并不单单取决于币值,而是取决于币值和大宗商品的价格两个根本因素。

  如果单纯提高货币购买力,那么只要大宗商品继续涨价,升值就不可能控制CPI,也就无法压制通胀。因此,升值能够控制通胀逻辑成立前提有两个:1.大宗商品价格静止不动,这个前提显然不成立;2.能够控制大宗商品价格,即拥有大宗商品和币值的双重控制权。美国有这个控制权,而中国没有。因此,上面逻辑对美国经济体成立,对中国不成立。

  那么,现在的现实是什么呢?

  大宗商品被华尔街的大佬所控制,华尔街大佬同时在白宫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无非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经济体内的问题。只要人民币升值,美国马上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和资本市场将这些资产套现,然后拿这部分作为资本金再以十倍以上的扩张继续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如此人民币就不得不继续升值以应对输入型通胀压力。

  而实际上,人民币升值不但无益于控制通胀和CPI,升值给美国资本带去的大量投机资本以及中国突然增加的购买力,会轮番推高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恐怕远赶不上国际投机资本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速度。

  对于这一点,2005年至2007年,历史已经演绎过一遍。看看人民币升值后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看看我们的通胀,人民币自8.27人民币/美元升值至当时的6.27人民币/美元币值升了三成,结果CPI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失控,就是最好的证明。(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