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富涛
关于CPI是否应该计入房价因素,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最近国家统计局的表态,称要提高居住类消费在CPI中的权重,这个话题再度成为热点。
为什么全民如此关心CPI?除了对它所代表的通货膨胀因素恐慌外,更多是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的伤害。
书本理论与生活感受背道而驰
CPI(Consumer Price Index)的教科书解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农耕时代我们生活消费所需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所以国家统计局几十年来一直按照经济学教科书编制CPI指数,食品占到近40%。看看目前CPI统计包括的八大因素: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似乎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房价是有钱人的CPI,股价是中产的CPI,CPI是穷人的CPI。”
CPI好像只能代表“穷人”的日常消费支出,代表不了“富人”的开支或者是“穷人”的大额开支了。
买房是中国人的刚性消费
现代城市人背负着“三座大山”:教育、医疗、住房,日常消费尤其是食品支出与其相比,虽不能说是九牛一毛,但也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统计局的CPI编制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对“三座大山”只关照到了“一角”。例如按照统计局的方法,我们每年人均的吃饭开支是五六千元,而花在居住类上只有700元。这700元中,41%是水电煤气费;27%是装修建材;21%是自有住房贷款利息、物管费;11%是房租。
700元恐怕连许多城市家庭一年的水电费都不够,更不要说涵盖数十万到数百万元的房价本身。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理论,CPI不包括房价本身,买房被认为是一种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租房才算消费行为,这也是全球多数国家通行的惯例。
但中国的消费传统不同于欧美,社会主流无法认同租房过一辈子,结婚必须买房,变成了“刚需”,已经很难认定买房是必需的一种消费行为,还是有了“多余闲钱”产生的投资行为。
当然,如果将房价本身计入CPI,多年积累的财富,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还有对未来二三十年的透支,一次性支出买房,是不应该算作当年的消费的,但可以按一定年限分摊。
经济学理论变化影响我们的资产
CPI应该纳入一定房价因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也得到了国家统计局的模糊认可。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可能会涉及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资产变化。
全球央行都把CPI作为第一调控目标,有的甚至作为唯一目标。例如欧洲央行有一个坚定的通胀目标2%;美联储是通胀第一,就业第二。中国的央行有点例外,虽然央行从来没有宣布过,但大家都知道,GDP增长率是第一位的。CPI虽然是第二位的调控目标,但对加息决策还是很重要。
当房价计入CPI以后,估计会大大增加CPI的波动幅度,利率变化如果及时又频繁,对房价调控可能会比现有税收政策和行政手段更有效。
其实全球央行的思维方式也在改变,尤其在进入危机之后,货币政策应该调控资产价格,已经成为共识。货币政策委员会两位新任经济学家委员——夏斌和李稻葵都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资产价格。由此来看,房价即便不计入CPI,也会成为另一种“更重要的CPI”。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