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杨晶报道:昨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武汉首度表示,3月份我国CPI预计将会回落,目前通胀属于“温和可控”,加息的必要性正在减弱。
加息必要性减弱
他解释说,今年2月份CPI虽同比上涨了2.7%,但主要是被农副产品价格推高所致,“其原因主要是受春节节日因素影响,农鲜产品需求旺盛,这推高了物价水平。”
但是他也提醒,2月份的CPI上涨,并非是由新增涨价因素推动。“去年CPI基数较低,这也间接推高了2月份CPI的水平。”
巴曙松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通胀压力的确很大,但我国在设定将CPI控制在3%内的目标时,就已预留了资源、公用事业收费等价格上涨的因素,所以“压力虽大,但仍然温和可控。”他预计,今年我国通胀趋势将会是“前高后低”。
他表示,今年关注我国CPI发展趋势,从外部因素而言,需要注意国际商品价格会否出现意外上升;而从国内而言,则是“把农副产品生产做好,其他事就好办了。”
调结构为防二次探底
“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结构调整’,这是防止我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关键所在。”巴曙松说。
今年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依然是以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灵活的货币政策为主,但与往年相比,多出了“必要时进行灵活微调”这一条。
巴曙松认为,这一条可解读空间大。“以前一年四个季度的信贷投放是5311制或4321制,今年微调的结果很可能是3322制。”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巴曙松说,目前发达国家经济部分已恢复到雷曼兄弟倒闭前水平,这说明全球经济正在缓慢复苏。
至于中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增长的关键,巴曙松认为关键在于“需求”——目前这一全球最稀缺的资源。他认为,谁有需求就能占据经济复苏与发展的主动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