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评论 > 2010两会财经报道 > 正文
“质量”是一字之差的“灵魂”
——有感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程 青
3月6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首场记者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和政协委员们开篇就谈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热点话题。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然仅仅一字之差,却直面了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今年2月3日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深刻阐述了这一战略思想:“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总书记的一次重要讲话,用了50个“加快”,其意义既深远又现实。
围绕“中国制造”的践行,感触最深的当属质检工作者。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关键在“质量”;“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靠的还是“质量”。但是,为什么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说三道四”,甚至一个时期对“中国制造”极力丑化?问题的关键还是对产品“质量”的认可。由此可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虽然有科技含量、文化创意、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绿色环保等重要课题,但其“灵魂”仍然是“质量”二字。
最近一个时期,国家质检总局为践行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在全国质检系统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及时体现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质量提升”必不可少。也就是说,质量意识要走出职能部门的小范围,全方位步入大社会、大市场,成为百姓的思想观念,全社会的共识;要使“产品质量”由国家职能部门之责变成政府、企业、群众、科研、市场……各个环节的共同责任、共同理念。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所言:要进一步实现“中国创造”,不仅需要社会各部门的联动,还需要各个机构携手共赢机制的建立;要进一步实现“中国创造”不仅需要企业在技术上创新,还需要在管理和营销上创新;要进一步实现“中国创造”,不仅需要我们有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还必须脚踏实地加快推进转变经济方式的步伐,从而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大国”的转变……”专家的解读从另一个角度佐证着国家质检总局“质量提升”活动的正确性。同时,也充分证明了一个道理:唯有质量的提升才能使“中国制造”成功地转变为“中国创造”。而当今的质量问题绝非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质量的好与坏,而是全社会质量意识的觉醒,全民族质量观念的飞跃,企业质量责任的主体承担,政府质量监管的全面到位,职能部门质量管理科学和质量执法健全……以及文化、科技、法律法规、体制、管理、社会风气等系统工程的科学组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质检总局把今年工作重点定为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并围绕“三个方面”开展“举办国际纪念日宣传系列活动”,开展“质量兴省、兴市活动”,“召开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落实自贸区战略,维护中国制造形象研讨会”,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与诚信建设论坛”等35项重要活动,全面提升质量服务发展水平、科学监管水平、基础保障水平,所有这一切都将对推进“中国创造”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中国国门时报》程 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