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中的
乾羽
2009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2月22日揭晓,CPI、房价、城镇居民收入等五个数据被选为2009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对于网友希望工资增速不低于GDP增速、工资增速比CPI指数高出10个百分点的两点希望,统计局官员表示,从1990年到现在,除少数年份外,平均工资增速都是高于GDP增速的,而且始终高于CPI增长,但高出10个百分点不是常态。
工资增长高于GDP增速,高于CPI增长是每个人向往的目标,当这样的信息被披露和确定时,人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看看新闻的网络跟帖,多数意见都为质疑。为何一个被期待的目标在真的实现时,换得的却是人们的怀疑和失落?造成人们对新闻选择性解读的原因到底是信息的模糊,还是人们的选择性理解?要知道,工资增长与GDP增长、CPI增长的关系,是一个事实判断,即使不同的价值观念也不该造成解读的不同。
统计局官员的判断当然是应该相信的。统计局官员是统计的专业人士,也是统计数据的权威来源,因此对其新闻中给出的结论,实在没有怀疑的理由。这不像是某些价值判断,官员可以因为自己的爱好给出不同的见解。但网友的意见也应该被足够的重视,即使网络舆论的主体具有一定的群体特性,网络舆论本身存在情绪化的特点,但当舆论以一种较集中的意见呈现时,其背后一定有其合理的部分,或者说存在需要重视的问题。
既然是事实判断,既然双方都有值得相信的充分理由,原因只能是事实判断中所谓的事实是有不同含义的。这一点,其实新闻中统计局的官员已经提到———“当然这个平均工资不包括私营企业”,这就意味着不同群体对平均工资的理解是不同的:统计局官员理解的平均工资是现有统计方法上平均工资,这部分工资忽视了私企,忽视了地域、行业、企业、个人的差异,但网民们理解的平均工资其实很简单,至少是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工资。因此,在对概念的不同解读中,造成了本应该不产生偏差的事实判断,也因为各自理解的概念不同而产生。
其实,这个平均工资的问题早已被广泛关注,但每一次涉及时总会引起公众的激烈反应。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将原因归结为公众在阅读新闻时不仔细,他们应该看到新闻中那句补充性的“当然这个平均工资不包括私营企业”,如果他们看得仔细了,误解也就不至于产生。但即使如此,公众对平均工资的种种选择性解读还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按照舆论学的观点,当一种舆论遇见类似新闻总会泛起时,这种韧性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期待———他们期待自己成为平均工资的真实构成,期待平均工资更真实;更重要的是,他们期待自己的工资可以获得稳定、持续地增长,而不是被增长。
当期待一直存在时,舆论就会随之而生。此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也就难以避免。对待这种选择性解读,一方面需要及时解释,完善统计方法避免因为统计方法的问题再次引起这种解读;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公众的期待,看到公众对真实工资水平增长的期待与要求,哪怕这种期待有时像高于CPI10%一样,看似是不合理、是过于理想化的。只有对这种工资增长的期待予以重视和制度支持,公众在看到工资增长的新闻、看到平均工资的字眼时,才不会产生选择性解读,才不会把个人感受当成判断数据的唯一标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