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1月CPI上涨1.5%低于预期 通胀走势现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2日 07:41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 骆智冕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开年第一个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与此前市场预计一致,两项数据同比增速出现了暂时背离:1月CPI增速较去年12月小幅放缓0.4个百分点至1.5%;PPI则继续加速上涨,同比涨幅扩大到了4.3%。市场对通胀的预期也随之开始出现分歧。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1%。

  2月CPI或现短期高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CPI的上涨仍然是由食品价格在起主导作用。据统计,当月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0.5%。其中,鲜菜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最为快速,分别达到17.1%和9.8%;鲜果、鲜蛋和水产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涨幅分别为9.8%、6.8%和3.9%;不过,此前一度令人担忧的肉禽类上月反而下降了3.5%,猪肉价格更下降了8.6%。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昨日的研究报告中分析认为,1月份前半月季节性低温暴雪天气使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后半月恶劣天气因素的逐渐消退,导致1月份物价水平呈现前高后低,加上去年1月春节效应导致较高基数,因此今年1月CPI同比增速出现略作停顿。

  研究报告预计未来食品价格将继续上升,并带动物价整体水平上涨。而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和春节因素影响,CPI在2月单月涨幅有可能越过3%,将现短期高点。预计全年CPI涨幅可能在3%-4%之间。

  野村证券中国股票主管孙明春表示,在基数较低、冬季气候严寒以及春节效应等因素的作用下,预期2月CPI涨幅会急剧上扬至3.0%以上。而3月份这一数据将显著回落。随着基数效应和季节性效应的消退,CPI涨幅在4月份开始会呈现更平坦的走势。

  PPI进入大幅爬升通道

  较CPI而言,PPI的上涨开始更加令人关注。据统计,1月份PPI同比涨幅较12月份扩大2.6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涨幅首次超过CPI。

  实际上,这一涨幅早已现端倪。统计局于本月1日公布的1月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8.5%,已连续三个月明显提高,并创下2008年8月以来新高。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认为,受去年同期基数下降的影响,1月PPI增速大幅提高。受到趋势性和翘尾因素影响的结果,预计未来PPI同比数据仍将继续提高,特别是在第一季度,因为上年同期我国经济正处在严厉的去库存化过程中,工业品价格下降较快。而去年第二季度PPI环比升幅也比较缓慢,故预计PPI只有到今年下半年后才能企稳。

  海通证券分析师刘铁军也表示,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需求支撑使得生产资料价格调整幅度不会过大,预计PPI上升态势将持续到年中,下半年上涨幅度下降,2月份PPI涨幅将达5.4%。

  不过,还有机构认为,PPI加速上涨始于2009年三季度,由美国存货补充力量推动,从其存货调整持续性来看,这样的推动可能最晚会在今年一季度结束。因此,国内PPI上升的趋势在持续时间和上升幅度上都将有所减弱。

  观察

  市场“松了一口气”?

  市场此前对于加息预期的过分恐惧由此得到缓解,甚至可以说“松了一口气”。在数据公布后的第一时间,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宵表示,CPI的涨幅低于预期,将使得央行加息的可能性降低。而市场开始出现通胀压力舒缓和上升两种声音。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上涨,和货币投放带来的流动性问题是目前左右国内通胀的关键性因素。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认为,中国的CPI通胀略为放缓。政府决策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对通胀压力采取警戒的立场,之前人民银行的央行票据收益率令人意外地上升及存款准备金率也有上调。此外,由于工业产能的急速扩张、过剩的流动性被房地产行业吸纳,以及政府在部署价格稳定机制上的弹性,使得近年两者的关联已经弱化。

  东方证券表示,1月CPI同比上涨1.5%低于市场此前预期,主要原因在于食品类价格环比涨幅明显趋缓。CPI季调后环比的年增长率约2.1%,相对上月的7.6%而言,通胀压力显著降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也认为,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趋势未变。全球经济复苏及可能的供应短缺将导致明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将推动货币供给的增加,这将通过贸易和货币两大传导途径持续加重明年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更上调了全年的通胀预测,他称,近期全球和国内经济出现了一些变化,将2010年的物价指数预测值上调。CPI由原来的2.6%上调至3.2%,PPI由原来的3.5%上调至5.1%。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