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忠普:认清形势 铁矿石谈判才能谈出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8日 15:08  新浪财经

  中国联合钢铁网副总级首席分析师 马忠普

  伴随去年10月开始的中国这轮持续了两个多月的高库存状态下的钢材价格上涨,进口铁矿石价格也像长了翅膀,进口到岸价格从不到700元/吨,已经突破1000元。印度现货矿到岸价格一度升到135美元/吨。伴随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看着铁矿石现货进口价格走势曲线的直线上升,国际一些大基金的研究机构纷纷修改自己原来的预测。提高了原来对铁矿上谈判价格上涨20%的预期。高盛1月18日预测铁矿石谈判协议价格要上涨35%,不久美林公司就将涨幅预测提高到50%。一时间,钢材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趋势改变了许多人对铁矿石谈判价格的预期。甚至改变了包括三大铁矿石供应商自己原来对铁矿石价格涨幅20%的预期。

  然而钢材市场的好景不长。进入今年一月下旬,由于高库存的压力,中国钢材市场价格缓缓回落。这次钢材价格回落反映了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低谷震荡的真实特征,也是钢材市场价格低谷中的合理回归。让更多的人看清了中国钢材市场演变的真正大走势。正是这个原因,对铁矿石谈判双方代表和那些大基金的预测机构都是一幅清醒剂。受中国钢材价格回落影响,铁矿石现货进口价格也出现了回落趋势。印度现货矿价格已经低于130美元/吨。仍高于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中国钢铁企业,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已经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这就决定了现货进口价格还有进一步回落的趋势。美林、瑞银预测中国上半年无论钢产量和价格都会走高的预测已经脱离了目前中国钢材市场的实际。如果铁矿石协议价格真的上涨35-50%,在钢材价格继续回落走势中,中国许多钢铁企业将陷入经营困难的险境。

  当前国际钢铁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但是未来的趋势却十分明显。认清全球钢铁市场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铁矿石谈判预期。这不仅有利于铁矿石谈判回归理性,也有利于维护2010年处在恢复期的世界钢铁市场和世界经济。

  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危机的低谷,除了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经济提前走出低谷,钢铁需求在投资拉动下出现大幅增长的趋势。世界钢铁企业仍然在金融危机低谷压力下艰难的博弈。其中欧盟2009年粗钢产量同比减少了29.7%、美国同比减少了36.4%,日本也减产25%。尽管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钢铁业产量恢复性回升较快,但这相当成分是代替去库存化和补充低库存。实际需求增长很慢。尽管欧盟提出要到2季度产量才能恢复到危机前,但经济和钢材需求恢复到危机前至少要到3-4季度。

  很显然世界经济和世界钢铁业并没有完全从危机的低谷中走出来。需求和价格的低迷仍笼罩着国际钢铁市场。受国内产量居高不下和出口低迷影响,中国和世界钢材市场价格走势至少今年上半年仍将延续在低谷中震荡的大趋势。这不仅制约钢材市场的价格,也制约铁矿石的价格。最近瑞典原材料集团(RMG)预测,2010年欧洲铁矿石长协价将上涨5%~15%。路透社2月1日转发的咨询公司Raw Materials Group预测表示,铁矿石基准价格今年将上升10-15%,需求较去年仅恢复性增长10%左右。反映的就是这一国际钢铁市场背景形势。这一清醒的涨幅预测远低于其它研究机构对亚洲铁矿石长协价预期35-50%的涨幅。仅仅中国因素不可能支撑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

  受投资拉动影响,中国2009年钢产量增加6500万吨。影响铁矿石进口达到6.28亿吨,比2008年的4.4亿吨,增加了近1.9亿吨。这里虽然有国内需求大幅增长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原因是去年国际铁矿石需求大幅减少,国际市场价格低,导致国内许多矿山减产或停产。一些钢铁企业利用这个机会大量进口低价铁矿石。今年我国投资增幅预计达到25%左右。投资拉动型经济的基本态势会延续2010年。影响我国钢材消费会增加5000万吨。但是目前国内市场3000万吨的库存增加风险亟待缓解。实际上新增产量需求仍是变数。目前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高于国内市场铁矿石价格。会刺激国内矿山恢复和增加生产。因此,2010年国内铁矿市场的供需矛盾远不如去年明显。

  经历了连续两年投资拉动影响,中国钢材需求已经接近饱和点。从2011年开始,中国年度钢材需求变化将历史性地提前进入高消费、低增长时期。每年3-4千万吨铁矿石需求增长,不仅国内矿山能够通过增产来满足,而且中国钢铁企业多途径进口铁矿石的努力会大幅度减轻铁矿石谈判的压力。如果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不能从冷战怪卷中走出来;如果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不能为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奠定一些基础;用不了2-3年,随着中国钢材需求历史性的进入高消费、低增长时期,钢铁企业以发展中国家投资合作为重点,走出去,开矿、建钢厂的国际产业链战略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