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卖地生财的模式不可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 07:44  京华时报

  1月7日发生的暴力征地案,使江苏邳州这个县级市持续承受世人目光的审视。据媒体最新报道,邳州暴力征地的背后,存在大量耕地被违规占用的事实,如行政中心仿“中南海”,把基本农田改为耕地、耕地改为荒地,甚至将农田和耕地伪造成建设用地,将水泥路、在建工地伪造成农田和耕地,欺骗国土部遥感卫星监测。 

  一边是大量耕地被“巧妙”吞噬,一边是强行征地、拆迁成为“家常便饭”,这些不良现象,从反面透露了邳州实现“洼地崛起”的秘诀:“化土成金,卖地生财。”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市场化运作,优先建设好周围基础设施,造就了黄金地段,提升土地价值后,挂牌出让。这样的生财方式不仅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也主导了当地的发展模式。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邳州城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14.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由此可见,“卖地生财”促发展不是邳州的专利。 

  卖地生财,这种发展如果不是建筑在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上,其带来的负面后果更为可怕。超出审批面积十倍、被当地人称为“邳州中南海”的行政中心引发广泛质疑;大张旗鼓招商引来的“凤凰”寥寥可数,并多以化工、焦化企业为主;各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厂房鳞次栉比,真正开工的不足一成,1000多亩的厂区里长满荒草。邳州快速“崛起”光环下的这些阴影,恰恰从侧面说明当地发展还没有走出GDP拉动、形象工程、粗放增长方式等老路。 

  从根本上说,“卖地生财”的邳州发展模式,是一种不科学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这不仅因为损害农民利益的征地是不可持续的,也不仅因为土地财政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更因为在有限的资源能源面前,如此粗放低效的挥霍式利用是难以持续的。

  本报特约评论员 詹勇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