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海宁:土地财政是楼市调控最大敌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 08:08  每日经济新闻

  冯海宁

  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推出的《2009年中国土地出让金年终大盘点》显示,去年中国土地出让金总额达1.5万亿元。其中,国内70个大中城市土地出让金共计10836亿元,比2008年增加140%。中国社科院研究人员表示,根据去年一些重点城市土地出让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估算,全国土地出让的收入可能高达2.2万亿元。

  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究竟是多少,无论是中国指数研究院还是社科院学者,其实都摸不清真实数字,即使是国土资源部最终公布的数据,也不可能一网打尽所有土地出让收入。这是因为招拍挂出让的土地收入由于公开便于统计,而通过协议划拨等方式出让的土地由于过程不透明,收入则难以统计,所以,真实数据是难解之谜。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卖地”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不少城市如北京的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比例接近五成。土地财政被称为“第二财政”,其实在某些地方已经超越第一财政。这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土地财政绑架的不但是地方政府,而且还绑架了公共利益,一旦出让土地收入减少,政府对公共事务的投入也要受影响。

  因此,必须尽快把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泥潭中拉出来。一方面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中央与地方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在1月8日进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我们希望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能够快一些。

  显而易见,作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物业税一旦开征,原来进入中央财政的税费将转入地方政府的“口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物业税短期内开征似乎并不现实。来自国税总局的最新消息是:物业税短期内开征不真实,社会传闻没有依据。而且,新出台的“国十一条”也没有提及物业税。这就让中央与地方利益重新分配变得不确定。

  在笔者看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楼市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最大“拦路虎”。虽然最新出台的政策不少涉及土地财政,如“拿地首付不低于50%”可抑制开发商拿地冲动。不少市场观察人士也认为,2009年的出让土地收入冠军——杭州在2010年土地市场出现下滑的可能性很大,地价降幅会达到10%至20%。但笔者却不这么乐观,因为土地财政的现状并未改变,地方政府还有可能千方百计哄抬地价、对开发商拿地后不及时开发采取容忍态度。

  据报道,在不计成本、天价拿地进而推高房价上涨预期后,2009年诞生的一些“地王”又开始申请修改规划。业界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在去年狂揽万亿元后,是否会放行这些“地王”的修改申请?在笔者看来,开发商以修改规划的方式逃避开工,地方政府放行“地王”的修改申请,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地方政府一旦“卡”开发商的脖子,谁还给地方政府创造收入?

  因此,有关方面要意识到土地财政是“国四条”、“国十一条”等政策落地的最大“敌人”,是土地违法、地价与房价飙升的祸根。只有早日解决土地财政这一顽疾,楼市调控才有可能一调就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