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铁路革命正在缩小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7日 07:39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周伟

  2009年12月26日9时,武广高铁首发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楚汉名城”长沙、“九省通衢”武汉3个省会城市同时开出,千里武广间实现了3个小时直达。

  武广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以世界第一的运营速度、世界一流的技术,引领一场现代交通方式的“革命”。

  南中国被“大大缩小”了

  ;大动脉搅动南中国。武广高铁的开通,开启了铁路革命的新序幕,开创了旅客“陆地飞行”的新时代,开动了鄂湘粤三省及整个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11月2日美国《新闻周刊》刊文指出,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铁路革命”,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让幅员辽阔的中国正在“大大缩小”。

  的确,南中国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了:武广高铁通车运营后,武汉到广州的旅行时间由11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长沙到广州仅需两个小时。

  作为每年全国春运重点的广州尤其受益。“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每天可运送旅客8万余人次,高峰时期每天将可运送旅客15万~20万人次,沿线的‘一票难求’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说。

  此外,据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介绍,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释放了既有武广铁路的运能,货运能力将明显提高,同时,这对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一直是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先行区,外向型经济结构明显。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介绍说,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正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化,武广高铁的开通,“带动了‘武广经济带’的形成,对实现‘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经济结构互补、促进鄂湘粤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珠三角向内陆腹地拓展,湘鄂两省打开改革开放前沿窗口,区域经济的发展合力今后将更加强劲”。

  “千里武广半日还”终成现实

  “早餐热干面,午餐白切鸡”,“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是媒体对武广高铁的评价。曾几何时,人们期盼着“千里武广半日还”,但却不得不接受“买票排长队,上车挤一天”的事实。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人流物流的旺盛需求,急需一条快速便捷的南北大通道。

  修建粤汉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百年梦想。早在1896年,清政府上谕修筑广州至武汉铁路,由官方主持,三省绅商通力合作。以此算起,粤汉铁路已有110余年的历史。旧中国积贫积弱,粤汉铁路动工后,路权历经波折,“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也曾担任粤汉铁路总工程师,推进铁路建设。直到1936年,粤汉铁路才全线竣工。此时,从武汉到广州需要44个小时。

  经过数代铁路人的百年努力,在既有武广铁路线上运行的武广客车的旅行时间,缩短到10个小时左右。但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铁路发展仍严重滞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7.2万公里,但按人均里程计算,仅为5.5厘米,不及一根香烟长,排名在世界百位以后。“特别是在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的珠三角地区,铁路的‘瓶颈’制约更是明显,‘一票难求’成为铁路部门的揪心之痛。”铁道部总规划师郑健说。

  货运方面,由于客车开行较多,铁路货运需求满足率常年不足35%,铁路部门不得不拿出95%以上的货运能力用于运输煤炭、石油、粮食等,以基本保障国计民生的需要。

  更严峻的现实是,据经济学家预测,到2020年,武汉至广州段最大区段客流密度将达6200万人,货流密度达6570万吨。不管是利用既有线扩能,还是新建货运双线或其他线路改建分流等方式,都已不能彻底解决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的问题。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我国铁路建设发展目标。同年,武广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批准。2005年6月23日,在湖南长沙浏阳河边,武广高铁正式开工。

  武广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第一批经国家审批立项的铁路客运专线,也是当时我国铁路开工建设的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客运专线。

  经过4年多努力,全长1068.6公里的武广高铁终于建成。武广高铁运行时速350公里,列车运行最小间隔3分钟,最小曲线半径9000米,最大坡度20‰,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等一系列领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高速铁路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装备制造的又一个奇迹。

  中国创造的世界一流高铁

  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介绍说,作为世界上第一条长大客运专线,“武广高铁高速动车组实现了三大突破:短跑变成了长跑,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并维持持续运行1个小时以上;平地跑变成了‘跨栏’跑,穿越了高山河流等复杂地质,跨越了占线路总长66.7%的桥梁隧道;单车跑变双车跑,采用两列重联运行方式,好比一前一后的两个人手牵手以同样的速度向前飞奔。12月9日,武广高铁在两车重联的制式下,跑出时速394.2公里,创造了世界第一的运营速度”。

  最令人自豪的是,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典范,武广高铁是中国创造的世界一流高铁:线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工程技术,我国铁路施工企业以原始创新为主,已经形成了完全独立的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铁路部门坚持系统集成创新,全面形成满足我国客运专线系统集成的标准和要求;高速动车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已经实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动车组的国产化。

  何华武告诉记者,最为重要的是,以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作为依据,“京津城际铁路首次建立了高速铁路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高速铁路系统集成技术,建立了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试运行模式。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设计、建设和运营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

  武广高铁的成功运营,为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包括京沪高速铁路等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有277项,郑西、福厦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将陆续完工,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项目已超过40项,建设规模超过1万公里。到今年年底,全国投产铁路新线将达5600公里,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在铁路部门的蓝图上,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的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及其他城市密集地区的城际铁路系统都将建成,从而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个小时至8个小时交通圈,以上海、郑州、武汉、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的交通圈。

  值得期待的是,到那个时候,“人便其行、物便其流”的“高铁效应”,将如同飞驰的“和谐号”一般,扑面而来。

  本报广州12月26日电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