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哥本哈根暗战13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4日 07:1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评论:哥本哈根暗战13日
哥本哈根街头摆放着提醒人们关注气候变化的雕塑。

  被称为二战以来人类最重要的会议戏剧性落幕 本报记者亲历会议感受若干细节

  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如期举行。有人甚至将此次会议称之为二战以来人类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一次国际谈判。数万人涌入哥本哈根,119位国家元首和领导人密集到访,他们决定的,实际上是地球60多亿人的未来,是你我的未来。

  争吵、“阴谋”、“阳谋”、威胁、妥协——尽管人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但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仍然出人意料,并注定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被写入历史。

  当地时间12月19日11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我们最终促成了一个协议。”这份协议在后来被评价成“差强人意”。一次全球“盛宴”,匆匆结束。

  哥本哈根会议已经结束了5天,但关于会议的争议仍在持续当中。哥本哈根13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图 本报特派哥本哈根记者 李颖

  开会的人中,很少有人见过哥本哈根的太阳。这里是高纬度地区,冬天昼短夜长,早上8时,太阳还没升起,下午3时,黑夜又已降临。

  每天,人们早出晚归,精力旺盛地奔赴贝拉中心会场,迎接他们的是同样精力旺盛的环保组织。他们喊着不同的口号,或高歌、或舞蹈、或戏剧,营造出巨大的气场,越到后来,背景音乐就越严肃、越紧张。

  第一周,申请进入会场的人有34000人,第二周,这个数字增加到46000人,以至于大会组织方不得不采取临时措施,将入场人数限制在15000人。后来,限制进一步严格,导致了环保组织的集体抗议。

  第一日中国新闻中心启动

  70人的会场挤进了200人

  走进会场,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每个角落都被占据:有的成为环保组织的临时据点;有的成为临时摄影棚,每个记者在会场拍摄别人,也成为别人的背景。

  人们可以见到中国商人王石,带着帽子,穿着运动鞋。气候变暖,对于他,最初源于登上乞力马扎罗雪山时看不到雪的惊讶。

  媒体中心连接着环保组织和代表团所在地。中国团的所在地在C7。去那里,要先经过欧盟和美国的“地盘”。美国的会议室该是最豪华的。深蓝色的丝绒幕布围出两个独立的空间,地上铺柔软的地毯,空中挂着硕大无比的、不停转动的蔚蓝色地球。而斜对面,就是“77国集团和中国”办公室——2个朴素的白色隔间。

  7日,大会开幕第一天,位于C7的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同时启动。这也是中国的首次尝试。此后,这里几乎天天一场发布会,一再阐述中国立场,直接印证了温家宝总理在21日的讲话,中国“已经表现了最大诚意,尽了最大努力”。

  和蔼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一开始就对记者直陈此次大会的焦点,全部“一语成谶”。“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是否接受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准的‘三可原则’。”解振华的表态非常明确,接受发达国家支持的项目可以接受“三可原则”,但是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

  这样的回答实际上再明白不过,自主减排是自己家的事情,没有理由跟外人说。

  “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但发达国家认为还应做得更多。”类似的意思被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在另外的场合总结成“鞭打快牛”。

  此时的中国,已经在会前就承诺2020年碳强度(即单位GDP碳排放)减少40%~45%。尽管发达国家比如欧盟公开表示,这一举动展示了中国采取实际行动的决心,尽管发达国家表示要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但他们仍然担心中国的GDP增速过快无益于减缓气候变化。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开始就站在谈判的风口浪尖上。中国团第一次对外发布会,本来容纳70人的会场挤下了200人,还有记者尝试爬墙来听会,而中国团也专门找了一个据说是会场最大的显示屏,放在会场外,对发布会进行直播,外面同样坐满了人。

  哥本哈根大会第一天,看似平和而充满希望。王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骑了自行车,并拿出数据表明,中国住宅因为毛坯房而产生的上万吨建筑垃圾,花费数亿元建造的万科中心成为先行做出的绿色样板。

  第一周两份文本相对而出

  “文本战争”背后是保卫战

  谈判及舆论从一开始就集中在3件事上:发达国家的减排力度、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资金支持以及发展中国家义务。

  美国,无疑是很特殊的存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却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整个谈判必须要在《京都议定书》(KP)和“气候变化框架下的长期合作行动”(LCA)两条轨道上同时进行才可以将所有国家纳入谈判体系,同时又能保证发达国家的减排受到法律约束。

  “‘双轨合并’的危险一直存在。”解振华强调。忽略《京都议定书》,就等于忽略2012年以后的减排责任。而欧盟则一直等待美国要在《公约》下敲定减排义务才肯继续《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发展中国家则只能等待,等待发达国家来偿还他们造成的历史债务。

  9日,美国总统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才下飞机就发出惊人之语,称美国会承担减排义务,但是资助资金不会流向中国。“我们不是要捐赠,而是法律规定了发达国家有这样的义务。不是中国在要,而是整个发展中国家在要。”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随后两天召开的发布会上表示,“看到这则消息时,我很震惊”。

  会议才开始两天,发达国家分化发展中国家阵营的意图就已经很明显,而工具就是资金。欧盟在发布会上称,现行的清洁发展机制中,中国和巴西等是最大受益者,对于额外的资助如何分配,“那些更穷的国家肯定有他们的答案”。

  8日,会议第二天,“丹麦文本”横空出世。这则在内部流传了一两周的秘密文本此时现身,事后看来,只是一则插曲,但在当时还是引起了相当的震动。

  这份明显偏向于发达国家的“丹麦文本”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抵制。两天后,一份“北京文本”浮出水面,与之针锋相对。后者是由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共同起草。

  两份文本,可以看成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阵营的立场陈词。

  然而,潜藏在“文本战争”背后的却是一场发展中国家是否分化的保卫战。小岛国联盟自己提出文本,成为部分西方媒体判断分化的依据。

  对于小岛国联盟来说,气候变化不是科学数据,而是正在沉没的家园。按照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图瓦卢将在50年后成为全球首个被淹没的国家。图瓦卢首席代表伊恩·弗莱在11日的大会上说,今天早上醒来,我哭了。

  第8日谈判火药味十足

  77国集团代表愤怒离场

  而发达国家似乎抓住了发展中国家的“软肋”,在还没有承诺长期资金支持的时候,就在拿那些抽象的数字概念来做工具。不止一个国外记者在不同场合询问,中国的表态是否意味着不要发达国家资助?

  “不管有没有外来资金,我们都会尽我所能。”何亚非说,不管资助金额多少,小岛国和最贫穷国家有优先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我们才是受害者。”

  于是,事情在11日有了转机。一场“文本战争”最后由大会两个特设工作组KP和LCA主席各自提交一份草案而就此画上句号。事情似乎有了转机。

  焦虑情绪开始酝酿。12日,一次数万人参与的大游行实际上给会场增加了不少压力。时过一周,会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乌干达的康斯坦斯,平静地看着会场。她每天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不断地重复痛苦的回忆,只为了能把发生在自己家乡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她生活在乌干达东部,一年遭受洪水袭击,第二年就是干旱,人们失去庄稼、牛、羊和房子。“我们没有吃的,一天接着一天。”

  偌大的贝拉中心里,只有听康斯坦斯讲故事的那一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然而,会场内的谈判已经火药味十足。为了抗议大会忽略《京都议定书》的谈判,77国集团代表愤怒离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及时声援。14日下午,也是大会第八天,解振华去了大会主席办公室表达意愿。

  对于发达国家的资金,“中国不愿意跟穷哥们儿抢,但中国有权也有资格要。”解振华的表态同时意味着中国以超出发展中国家义务范畴的、更宽容的姿态来谈判:“我们愿意通过南南合作的形式,对他们予以支持。”

  就在人们以为恢复正常谈判进程的时候,哥本哈根会议真正戏剧化的一幕拉开了。

  15日下午,解振华让人意外地缺席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举行的低碳经济会议。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当时的解释是“紧急磋商”。

  外国记者Neol曾在会场上大声质问:“美国在哪里?”一直被“寄予厚望”的美国除了斯特恩的“一鸣惊人”外,低调得让人有些不安。

  16日,风云乍起。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克里宣誓时强调,发展中国家减缓排放努力需要透明。从这时起,“MRV”,也就是解振华在第一天说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成为贝拉中心曝光频率最高的词汇。而矛头,也开始转向中国。

  17日,119位国家元首和领导人陆续抵达哥本哈根开始发表讲话。此时离大会结束只有不到30小时。记者们开始着急,在发布会上不断地问大会主席康妮和执行主席德波尔:“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制定后的2年时间内,人们都干什么去了?”人们发现,争议的焦点仍然是最初的那些,没有任何可喜的进步,哪怕是一丁点儿都没有。

  第12日会议突然延期闭幕

  新《京都议定书》最终难产

  而美国则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大会上。

  希拉里17日当众许诺,美国会加入1000亿美元援助计划,却丝毫不提资金来源等细节,强调的只有“MRV”。似乎要将中国一举绑定,本就是不想干的两件事,却因为美国的强硬表态,而成为所谓的“逻辑”。开会前,有人气不过就建议副团长于庆泰也“拍拍桌子”。

  18日是最漫长的一天。才早上7时多,媒体中心就几乎没有空位。为了迎接奥巴马的到来,从瑞典马尔默到哥本哈根的火车足足停了半个小时。

  当天上午温家宝总理的讲话,透露出强硬。有媒体报道,由于不满美国执意要求中国的减排工作接受国际检查,温家宝曾两度拒绝参加有奥巴马参加的会议,最后为了与温家宝会谈,奥巴马硬闯由中、印、巴西和南非领导人参加的会议。

  据称,奥巴马大跨步往会议室方向走,还没走进房间就大声询问:“总理先生,你准备好见我了吗?”不过,美国官员坚称,奥巴马并非不请自来。

  18日本该是哥本哈根会议结束的日子,没有明确的通知,会议就这样延迟了。大会官方协议的草稿已在记者间流传,每十分钟一个版本,发达国家减排目标一度以“X”代替。18日深夜,贝拉中心的不眠之夜,媒体中心里,记者们在守候着。

  人们一点一点失望,不会有新《京都议定书》,只会有领导人的政治声明,没有法律约束力。媒体的猜测一步一步成真。

  19日,《哥本哈根协议》出炉。潘基文表示,要在2010年,达成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记者们互相打趣:“明年墨西哥见。”

  哥本哈根会议戏剧性地落幕了。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