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候峰会中国媒体失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1日 08:54  长江商报

  ◇ 夏之雨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取得初步共识后闭幕了。虽然最后达成的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毫无疑问,这是各国面对人类共同问题迈出的正确的一步。

  现在峰会闭幕,如果要评价中国整体的表现,政府显然应得最高分。官方谈判代表强硬而不失分寸,温家宝总理诚恳而富亲和力,“自主减排,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宣言掷地有声,避免了峰会的无果而终。得分其次的是志愿者;再其次是企业家代表。对他们评分低一点,倒不是说这次表现不佳,而是由于环保历来是民众对中国企业最诟病的问题。得分还有没有更低的呢?有。坦率地说,就是中国媒体。

  综观中国媒体的本次峰会报道,大致给受众传递了以下三种信息:一,中国展现风范,声音广受关注。这是符合事实的,不必赘言;二,峰会上,发展中、发达国家两大阵营壁垒分明。这本来也是事实,但读过相关报道的人都会有一种印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仅壁垒分明,简直就是正邪不两立。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利益诉求各异,何至于正邪不两立?三,中国在峰会上“受欺负”了。峰会上,中国展现了风范,声音广受关注,又怎么可能“受欺负”?媒体报道让读者平添理解的痛苦。

  关注峰会的人都知道,会议一度陷入僵局,打破僵局的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她于17日到达哥本哈根后宣布,美国将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在2020年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1000亿美元。希拉里同时表示,这笔钱取决于受援国满足美国对透明度的要求,以表明其履行了减缓排放量增长的承诺。

  我们的媒体第二天是如何报道的呢?且看标题:《第一财经日报》的标题是“气候大会谈判美国对中国发难”,人民网的是“美要挟以金援换‘中国透明度’”,《中国青年报》的是“美国提出中期气候融资方案附带苛刻条件”……这样的报道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是不是无条件直接给钱,才不算“发难”、“要挟”和“苛刻”?试想,其他国家的读者从这些报道中会对中国媒体得出什么样的判断?

  与媒体相比,中国政府代表显得大气多了,其一点儿也不忌讳“透明”,而是回应说“做到透明并不难”。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也保证“承诺的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透明”是国际惯例,既想得到尊重,又要和国际惯例“死磕”显然不是明智的决定。

  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在争取政治、经济、社会的“透明度”方面,中国媒体贡献卓著。为什么换了一种语境,就容不得别人希望我们“透明度高一点”的要求呢?

  作者系青年学者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