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连仲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虽然具有通胀预期,但从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通货膨胀在短期内是不会发生的。不过,对于当前社会上较强的通货膨胀预期,要给予重视,做好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处理预案,防止在经济复苏后对经济健康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特别是防止部分利益集团和媒体对通胀的过度炒作,使原本不存在的通胀因为不适宜的炒作而真的发生。
短期内不会出现经济过热
我国经济虽然已确立复苏态势,但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阶段,更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基础。
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会进一步好转,主要是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会促进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外贸出口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而有所好转。因此明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有所回升,预计会达到9%左右的增长。
但是,由于国民经济运行是处于企稳回升的初始阶段,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不确定性仍然很多,除了外需的不确定性之外,内需的高速增长也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投资增长主要限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民间投资仍然低迷,投资增长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消费政策的刺激,这种刺激仅对一些行业产生作用,如汽车、家电、旅游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等,而不是在根本上从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税收等方面增加居民的购买力以刺激居民的消费,因而具有局限性,也没有可持续性。因此,明年国民经济不会骤然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
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要求来说,为了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在宏观政策上,国家也会防止经济过热的现象出现。而在经济增长9%左右的情况下,与我国目前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基本相当,不会超过资源承载能力,不会引发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因此,从经济增长的周期阶段和经济增长的幅度来看,明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没有形成通胀的变化态势
2009年价格总水平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V”形形态,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大约在-0.8%左右,且对明年的翘尾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没有形成通胀的变化态势。
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累计下降1.1%,预计11、12月份环比可能出现温和的上涨态势,全年价格上涨对明年的翘尾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对明年的价格上涨的压力很小,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价格上涨的轨道,更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变化态势。
从生产资料价格变化来看, 1-10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累计下降8.0%。从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变化来看,生产资料销售价格回落的速度更加惊人,1-10月份年累计下降18.5%。因此,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处于相对的低位运行,即使明年有所上涨,也难以恢复到2008年的价格水平,短期内不会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产生很大的压力。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总体上明显慢于GDP增速,国民经济运行长期处于消费需求增长小于供给增长的态势。因此,在这些年来,大多数年份的居民消费价格处于低迷的状态。
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同时,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大大慢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有些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甚至是下降的。在社会创造的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少数暴富阶层得到的越多,多数普通居民得到的就越少,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的边际消费倾向越来越小,消费增长乏力,进一步抑制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尽管在政府投资、企业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下,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由于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不会有效地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
另外,在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保障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普通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下降,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支出对普通居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大地制约了消费的增长,从而抑制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
目前没有引发价格
大幅上涨的因素
第一,食品价格稳定有基础,不存在通胀的条件。目前粮食价格小幅上涨,是由国家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主导的合理适度上涨,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政策性引导,不是市场供应问题引发的价格上涨。即使明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有所上涨而影响到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国家也会通过及时投放粮食而平抑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因此明年粮食价格总体上以平稳运行为主。从猪肉价格来看,明年猪肉的供求关系呈现供求平衡或供略大于求的状况,因此猪肉价格将会总体保持平稳。鲜菜、鲜果价格短期随季节变化,长期价格与粮食价格、猪肉价格高度相关,如果粮食价格、猪肉价格相对稳定,鲜菜价格、鲜果价格将保持与猪肉、粮食的适当比价关系,其价格也会相对稳定。食用植物油价格主要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其价格会随国际市场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从目前来看,食用植物油价格经过较大的下跌之后有所回升,但只是恢复性上涨,并且其权重很小,对价格总水平影响不大。
第二,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CPI的涨幅将受到有效的制约。从目前来看,交通和通信、家用电器、纺织服装、一般日用消费品等行业均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这种格局将抑制工业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同时,明年即使外贸出口环境有所改善,出口或许出现10%左右的增长,但仍将小于2008年的出口规模。因此许多原来面对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将不得不转向国内,从而加剧国内工业消费品供给的过剩,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
第三,服务价格或略有上升,但对价格总水平影响有限。在收入增长减缓的情况下,居民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下降,首先会选择减少服务性消费而维持原有的商品性消费。因此,普通的服务消费受需求减缓的影响,其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而一些垄断性服务消费,例如居民用水、电、燃气价格会随着政府提价措施的出台而有所上涨,对价格水平上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部分服务价格在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比重较小,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有限。
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
对我国CPI影响不大
由于美元贬值、投机资金炒作、流动性过剩等原因综合影响,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部分大宗产品价格出现反弹,但这种上涨总体上还属于恢复性上涨,大部分产品价格仍然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而且目前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所产生的传导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持续,明年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会有进一步的上涨,其传导影响也会相应扩大。但从近几年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的影响规律来看,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上游的生产资料行业价格影响较大,但对下游的消费品价格影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性不畅,即使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不一定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信贷资金大规模投放
不是通胀的充要条件
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世界性流动过剩的影响,以及大规模信贷投放的负面影响一直高度关注,并及时针对经济运行情况不断变化调控信贷的力度。
同时,我国的信贷投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我国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且复苏尚处在初级阶段,市场内在的需求较弱,货币供应虽然增长很快,但对实体经济价格的影响不大,特别是对消费品价格影响不大,新增的贷款有很大部分流入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有的在金融系统内循环。因此不必为目前暂时的流动性和信贷增长而过早地担心遥远的通货膨胀。
另外,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胀都是粮食供给出现问题、经济过热和信贷投放过多三个现象同时出现,从未因单独的信贷投放过多而出现过通货膨胀。目前在粮食供应充足、经济刚刚处于复苏阶段的情况下,不会因暂时的政策性流动性过剩而出现通货膨胀。(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Finance Commentary
■ 财经时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