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气候变化谈判:80%与20%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3日 13:24  文汇报

  发达国家近年来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不断提出,“地球升温必须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否则地球将遭遇严重环境灾难,为此,到2050年要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以上。

  以欧盟国家为主的发达国家近年提出的“2摄氏度目标”是指相对于工业化前(1850年)水平,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地球最高升温。八国集团今年在意大利举行峰会后正式宣布,为控制升温不超2摄氏度,“愿与其他国家一起”,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也必须采取可量化的行动,在确定的年份之前集体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对此,不少学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学者表示不赞同。简单计算一下,就知道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发达国家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0%,发展中国家也要减少20%,那么2050年发展中国家总排放量仅为80亿吨。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许多发展中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很高,即使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50年的排放量也会大大超过80亿吨。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要达到2050年仅80亿吨的排放量,一些发展中国家必须得负排放,这会使发展中国家连基本的正常发展都难以保证。

  发展中国家学者普遍认为,发达国家2050年减排80%的目标有可行性,因为他们的能源消费60%到70%是非生产性消费。而许多发展中国家60%到70%的能源消费是生产性消费。此外,八国集团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发达国家减排的中期目标,即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避而不谈,只对2050年的远期愿景热情高涨,这显然是避重就轻,试图避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违背《京都议定书》不对发展中国家减排进行量化的规定。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