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贾康:反垄断必须要触动既得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 17:09  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由经济参考报主办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5日下午13:30开幕,论坛围绕“宏观调控与经济运行”、“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等话题进行讨论。下面是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我理解在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发挥效应后基本的政策框架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个已经通过政策调控促进了国民经济从今年的前低转入后高的形势之下,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作为研究者观察的是我们更侧重用经济研究手段为主调方式、促改革是非常宝贵的时间窗口,是一个特别值得看重的时机。我们的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密切结合着调结构、转方式的现实需要。

  在前面一段时间,客观地讲,我们首先要在世界金融危机压力到来后要解决科学不要过快加速下滑的问题,很多的精力、政策的着力点是在提升景气,把经济运行往上托,而在今年经济1到9月份出现了7.9%左右的增长速度,没有悬念的情况下恐慌心理消散,实际的运行中我们已经告别了原来的通缩压力和阴影。而我个人认为又存在着现实的通胀压力。

  中央提出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请注意这“预期”两个字,他还不是现实的通胀压力。但是,每一期通缩压力过去后下一轮必然是通胀压力,如果我们把调结构、转方式的事情做得更好更到位,就更有利于下一轮的通胀压力来得晚一些,更平缓一些。我们可以在升级换代调整产能方面作为当下甚至是下一阶段政策着力特别需要看重的重点。

  而现实的环境已经告诉我们,如果运用经济手段来促进调结构、转方式,原来的顾虑现在已经大大消除了,比如资源税的税费应该往上调整,前面几年有关部门议过多次,但是在那个物价节节上升的时候,改革和调整的方案如果出台,等于给物价上涨火上浇油,到了经济极跌的时候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不失时机地争取尽快推出把资源税费往上调整的方案,它对于调结构、转方式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就是强调更多地用经济手段来运作。强调调结构、转方式要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产能并不是政府一目了然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的,比如我们要促进节能降耗,什么样的企业属于保留的,要让他继续发挥节能降耗领域里的能动性,而哪些企业又应该是出局的,把它作为落后的、应该淘汰的产能和代表,让他退出这个领域的,政府自以为如果能划出清晰的界线的话,往往被后面的经济生活证明为失误率极高。

  政府往往看准了、上下都同意要做的事情也有失败的先例。比如当年从国务院管理部门到具体管理执行环节一致同意到要应对VCD小型化重复建设推出自己的航空母舰的项目,没有人认为没看准决心很大,决心很大,但是没有多久VCD就被市场淘汰。

  我们现在要用资源税费的杠杆,它普遍上调后会促使整个产业链从中游到下游所有的生产者和产品使用者更注意千方百计地、珍惜地使用资源而不是挥霍地使用资源,千方百计地开发节能降耗的产品、工艺和技术,以及改变大众的消费方式,这种经济手段带来的压力是必然的、合理的。

  有的研究者提出资源税很有必要,但是绝对不能向社会成员转嫁,这个命题是似是而非的,资源税费调整不可能完全在资源开发环节消耗掉,在资源开发企业竞争的过程中要或多或少地向下转嫁,这也是资源税费调整的重要条件。我们只要在力度上掌握了大体上使比较多的企业经过努力可以继续发展,而少数企业要被淘汰出局。

  另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考虑房地产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深刻的,也是牵动整个全体社会成员感情的,房地产市场要健康发展不可能继续持续地在不动产的保有环节不推出合理税制,这就要谈到我们称为物业税的不动产税的制度建设。

  如果我们可以合理地把这个制度推出,那么可以设想购房者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他会更多地考虑买实惠的小户型,那么炒房子的作为投资对象的人怎么调整自己的行为?他要考虑自己的炒作要更加收敛,原来炒十套二十套的可能炒七套八套,而且他也要自然地吃进小户型。

  这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对于开发商考虑的就要在开发时更多地适应需要更多设备小户型住房,这正适合了我们的节约使用。这样的经济手段一拖再拖,我认为是对于我们追求中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不利的,应该不失时机地考虑,经济研究积极稳妥地推出类似的改革事项。

  当然,改革方面要提到的就是中国要下决心提到的反垄断,中国很多垄断因素是被名义上的垄断因素掩盖着的不合理的垄断,如果这样的垄断如果我们适时调整的话在促进市场主体资源分配优化以及资源分配合理化方面会发挥深刻的、可持续的效用。反垄断肯定要触动既得效益,但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我们要明确地树立一个命题,不可能在不触动既得利益的情况下深化改革。

  我们主要要解决的是在触动既得利益的情况下怎么样通过一系列调整措施使方方面面产生共识,有些既得利益损失受损,但是从长远来说是追求长远利益的,改革必须在这样一个稳妥的情况下取得长远利益的发展。这是中国现阶段特别要抓住的着力点,怎么样通过经济手段为主适应市场经济长久的健康发展,在扩大内需的架构下,实质性地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促进改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