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水价听证为何总是涨价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 10:49  沈阳网-沈阳晚报

  罗瑞明

  今年7月20日,甘肃省物价局就兰州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召开听证会,有关部门提出两种方案,一是上涨0.3元/立方米,二是上涨0.4元/立方米。听证代表、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文盛说:“我选择0.3元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对方给我的是涨多少的选择题,而不是涨与不涨的判断题。(《经济参考报》10 月29日报道)

  “逢听必涨”,听证会成了“涨价会”已经司空见惯。按说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来自不同的领域,有些也是公众推选出来的,可是从许多听证会的结果看,有的全票同意上涨,有的只是个别人不同意,为什么原本是公众推选的代表却难以代表公众的意见呢?

  看过兰州市的水价听证会,谜底出来了:听证会主持方提出的听证方案只有关于涨价的选择题。其它不说,就说水价听证会基本格调都是一致,如:洛阳市发改委提供了两套涨价方案,在第一套方案中,居民生活用水由现行的1.2元/立方米,调整为1.8元/立方米,第二套方案是:居民生活用水由现行的1.2元/立方米调整为1.7元/立方米,还有南京、海口、宁波、上海等几乎水价上涨都是既定的两套方案。两套方案,一套涨得高,一套涨得低,高的是虚开,只是做做样子,低的其实就是定价,也是实价,除此之外,你没办法选择。这也许就是水价听证会一直以来都是涨的结果。

  当然,公用品的价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什么原因使水的成本增加,为何要涨价,有关部门得拿出详细的令人信服的数据,而不是凭借涨价方的一面之词,前段时间水价 “涨”声四起,不论是否缺水的城市,不管先前是否已经调过价,都争先恐后的进行上涨,其涨价的理由让人看不懂。

  听证会按照原意,应该是对公共产品的价格进行论证,可是现行的某些听证会已经俨然成为一道涨价的金牌,按照规定,市民代表比例不能少于听证会人数的五分之二,再加上设置选择题,此种听证会没有一点悬念,其结果必然是,稳操胜券百分之百地涨。问题在于,这样的听证会有多少可信度,能代表多少民意?

  如果真的尊重民意,就得改选择题为判断题,或者说多一些选择。惟有论辩双方进行充分的博弈,最终的结果才能谈得上公平公正,公共产品的价格才会在听证中变得更加合理。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