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荣亮
提要
中国钢铁业需要整合需求、联合采购,以减少企业内部竞争。但中钢协仅仅发号施令,命令干涉,效果怎么能好?只有将国内钢厂联合起来,利益才是最好的粘合剂,才能令国内钢厂抱团,才能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经济观察网 赫荣亮/文 铁矿石谈判,令中钢协成为中国曝光度最高协会,甚至有世上最牛协会之称。舆论贬多于褒,钢协单秘书长落得一个“独战大风车的堂吉诃德”形象。
铁矿石谈判,钢协得失争论很难厘清。但作为一个协会,钢协不能仅将目光盯在谈判桌上,谈判目的要降低我国钢厂的生产成本,中钢协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成为企业联系纽带,令企业形成合力,通过联合投资、采购及航运等行为,整合企业分散的力量,发挥聚集效应,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不了了之,面对即将开展的明年铁矿石谈判,中钢协何去何从?
一、09铁矿石谈判,中钢协的得与失
2009年铁矿石谈判,在喧嚣中开启,沉寂中消逝。回顾今年的谈判,争议最多,真假消息频出,令本已神经紧张的铁矿石谈判变成了一场各方喧闹的舞台。一阵阵旋风刮起,位于旋风中央的中钢协成了众矢之的。
中钢协有没有错误?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将2009年谈判简单地评判为成功或失败,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
首先,铁矿石谈判,中钢协确实有所失。这种“失”不是指没能中国争取下更低的长协矿价,而在于没能为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成本环境,令2009年度铁矿石长协价格“缺失”。价格“缺失”虽没减少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但对钢企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钢协提出中国铁矿石进口制度的设想,并为之探索,但却令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相对稳定的成本环境。为此,钢厂颇为不满,指责钢协对企业缺乏了解,不考虑钢厂实际。不应牺牲钢铁企业进口稳定,作为与国外矿山博弈的筹码,这样得不偿失,也不是一个成熟组织应有表现。当然,但们也不能把责任都算在中钢协头上,中钢协仅是执行机构,要听从政府安排,谈判结果是要政府首肯才通过的。
也不能一笔抹杀中钢协的辛苦。当前的铁矿石市场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需求膨胀,既有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但金融危机令世界钢铁产品需求增长步伐放缓,钢厂出现亏损。旧的供求关系已然改变,新的供求关系仍在建立中,导致谈判局中人的相互博弈。
处于变革时代,力量在较量中,总会有得有失。铁矿石谈判要有试验田,FMG就是一个,这个样板工程,具有自己的一定特点,要想将这个试验田推广到全球,中钢协的压力极大。
变革时代,总要有人出来做事,做的好和坏,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
二、中钢协的课外作业很多
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不了了之,今2010年谈判又起。面对明年铁矿石谈判,中钢协从何下手?
9月27日,中钢协会长、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表示“铁矿石谈判最大成功是未来会有中国价格”。但笔者认为,中钢协进行铁矿石,最终目的是要让钢铁企业有一个稳定且较低的生产成本,中钢协应站在这一高度,统筹处里铁矿石谈判问题,关注点不应该仅限于矿价高低。
谈判谈下更低价格,直接降低了钢厂的生产成本。但钢厂成本是综合性的,矿价仅是其中一部分。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中钢协应突出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性质,运用其行业地位,整合国内松散的钢铁企业。这一点,别人想做也做不了,中钢协大有可为。
至今,笔者犹记07年成立的一家公司——北京钢企联矿产资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汇集我国鞍宝武首四大钢厂力量的投资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联手进军海外资源,但至今没看到公司的实质业务进展。海外收购,看到的依旧是中国企业的单打独斗。
而另一种形式-联合采购,更能发挥出短时聚合效应。在国内钢铁需求分散情况下,整合需求,联合采购,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竞争;进而联合运输,联合签订航运订单,集体参股、组建航运公司等,有效统筹运输市场,这样才能实现各方共赢。
但直到今天,我国钢铁企业无论海外收购还是采购原料,都是散兵游勇、单兵作战,武钢、鞍钢等大企业都是各走各的。传统的铁矿石市场、海运市场格局已变,国际三大矿山步调一致,海运市场垄断加深。中钢协仅仅发号施令,命令干涉,效果怎么能好,只有将国内钢厂联合起来,利益才是最好的粘合剂,才能令国内钢厂抱团,才能降低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 (赫荣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