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匹兹堡峰会期待艰难的共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3日 07:1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http://epaper.secutimes.com/paper/zqsb/html/2009-09/23/content_120650.htm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

  和许多国人想象的“美国钢铁之都”迥异,进入21世纪的匹兹堡早已转型成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教育而闻名的繁荣的服务业城市,并成为美国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的典范。而此次美国政府之所以选择在匹兹堡举行G20第三届领导人峰会,更是赋予了世界经济“转型”的意味——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末明确表示,“现在是时候重新平衡全球经济了。我们不能再回到之前那个时代,中国、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只是卖东西给我们,致使我们在产生大量信用卡债务或房屋权益贷款的同时,却没有出口任何东西给他们。”在奥巴马看来,G20峰会将确保全球经济更加均衡,敦促各国领导人重塑全球经济。

  的确,世界经济需要平衡——这也本次G20峰会的头号议题。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世界经济的“新平衡”,各国领导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从美国角度出发,急需增加出口和储蓄,并要求贸易伙伴配合;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则是要求美方保证美元币值稳定,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以及慎用贸易保护条款;从欧洲的角度出发,是在全球范围内限制银行薪酬,并适时执行“退出”策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则是撤销各国政府银行担保,重新启动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进程...。。

  那么,在各方意图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开幕的匹兹堡峰会,有无可能取得一定共识呢?答案显然是不容乐观的。事实上,在实际的政策取向上,以上四方观点的实质矛盾几乎无法避免。例如,欧洲27国首脑新发布的《G20匹兹堡峰会统一口径》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必须马上着手制订“退出战略”,以便在经济完全复苏时协调一致地付诸实施,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公共财政状况恶化;但这显然不符合中美两国的政策意图。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昨日在会见法国总统萨科奇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而美国政府高层官员也多次强调,不要在经济刚出现复苏迹象时就结束经济刺激政策。

  在贸易问题上,各方的分歧也很大。美国G20会议首席代表Froman表示,各国领导人应再次承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并向完成多哈贸易回合谈判的目标努力。但是此前美国政府违反WTO协定加征中国轮胎案,使得美方的此番言论显得越发虚与委蛇。中美双方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歧在短期内恐难以取得一致。

  目前看来,G20峰会的共识虽然不多,但不是没有。例如,传统上由美国主导的IMF这次与欧洲在“退出”机制上罕见地取得一致,中印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立场较接近,中日在美元币值稳定上有共同利益。此外,相对于经济政策,各国在气候和新能源问题上立场较为接近,气候和环境问题或许将成为此次峰会的最大成果。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