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我们在市场名义下接受垄断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 08:36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李晓亮

  类似于水价调整这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兼顾民生无疑是重中之重,忽视民生的调价,只会无形中抬高居民的生活成本,不利于扩大内需。

  8月6日中新社报道,中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近期加速,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公司纷纷以亏本为由要求上调水价遭到民众质疑。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自来水公司属于“账面亏损,但实际上利润并不差”,因其利润被合法转移了。

  虽说对上调水价的质疑近期达到一个高峰,但其实水价改革在去年年底就已拉开帷幕,且一直争议不断。在一次次的博弈中,民众几乎每次都会伤痕累累地败下阵来。

  这种结局其实早已定调。这不仅是因为民众的谈判权利和博弈能力太弱,还因为一些部门和地方从未停止过念“未来水价上涨空间很大”之类的“魔咒”,加上一些自来水企业总是叫嚷“亏本啦,巨亏啦”,因此涨价很可能会“水到渠成”。

  更重要的是,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凸显政绩,对一些垄断性企业宠爱有加,千方百计地降低它们的运营成本。殊不知,无法克服成本上涨压力的企业,是不可能成为优质企业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的自来水企业怎么还好意思张嘴闭嘴就将“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治理”的账,算在“水价偏低”上呢?

  因此,对于自来水企业“亏本”的漫天叫喊,有关部门也应理性甄别。所谓亏本,至少得有一个透明公开的企业运营成本来说服公众吧。但一些水企的成本却是神秘化、模糊化的,是自说自话的亏本。因此,类似于水价调整这种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兼顾民生无疑是重中之重,忽视民生的调价,只会无形中抬高居民的生活成本,不利于扩大内需。更让人忧心的是,近年来,中国的自来水企业出现了几次外资高溢价收购,这样一来,在水价制定上,他们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可能直接垄断水价,他们今天高溢价收购,明天就会连本带利地赚回去,这个成本最终还是落在消费者头上。而当产权旁落,政府的价格调控能力就会日渐微弱,到时即使想兼顾民生,恐怕也会力不从心。

  政府部门不能坐视外资在资源领域跑马圈地,而是必须保证公共产品的民生保障性质。在确保公共产品基本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让居民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享受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而非任由他们在市场的名义下接受垄断的价格。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