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新育:中国为何频遭反倾销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10:06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合作

  ●通过实际行动反对保护主义

  ●但遭遇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对国外隐性贸易壁垒应重视

  世贸组织新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后的3个月里,“出台更多贸易限制和扭曲政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未来新的反倾销调查还可能急剧增加。

  在4月初的伦敦金融峰会上,二十国集团达成的声明重申了此前在华盛顿的承诺:不对投资和货物与服务贸易设置新壁垒。然而,这一声明并未完全阻止保护主义势头上升。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一些国家以邻为壑的内在冲动大大加强。此外,在国际分工和全球经贸体制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其转嫁危机的道德风险也更加强化。

  上世纪30年代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爆的全球贸易战表明,保护主义必将推动世界堕入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进而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负面影响。在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多年之后,世贸组织接二连三降低对世界贸易的预测,今年全球贸易总额有可能萎缩10%。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8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则认为,今年世界经济预计将收缩1.4%,其降幅明显小于对国际贸易下滑的预期。究其原因,固然有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和贸易萎缩这一因素,但相当程度上不能不归咎于保护主义。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始终言行一致,努力扩大对相关国家进口和投资贸易合作,以实际行动反对保护主义。然而,借“保护主义”之名向中国转嫁危机的做法却未停息。世贸组织秘书处5月发布的一项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了73起和10起,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是世贸组织中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以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压力有增无减。如果说上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中,率先挑起全面贸易战的美国,其经济和贸易降幅居发达国家之首不过是咎由自取,那么,在这场危机中,主张自由贸易的中国遭受保护主义风潮冲击就显得格外无辜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危机中,一些国家滥用表面上不违反世贸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行保护主义之实。指望世贸组织启动新一轮广泛的条约谈判来堵塞规则的漏洞,是不现实的,起码也是缓不济急。何况,哪怕再“全面、严密”的经贸规则都不可能杜绝钻空子、玩弄规则的现象发生,对各种隐性贸易壁垒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作者为商务部贸易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梅新育)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