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何政府不缺钱而人民缺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3日 14:42  《当代经理人》

  本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但中美各自面临的问题不同。美国的问题是钱不够,引起了连锁性破产,是典型的金融危机;中国没有钱不够的问题,却面临财富配置的问题。中国改革30年,社会结构、意识形态、道德标准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的目标不在于保持GDP增长,而是调整社会分配结构。

  中国的财富生产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中国不缺钱,银行的定期储蓄和活期存款率在2008年已超过50%,从1999年的5万亿人民币增至2008年的24万亿人民币。但是这些资金没能转化为投资,更没能与创造就业岗位联合起来。中国的国家外汇储蓄也很多,将近2万亿美无,但这么巨大的外汇资本也没有与劳动力结合,而是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存在国外。

  中国的GDP所得分配,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居民分配的比例过低,而居民中的分配又过于偏重富有阶层,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中国经济结构,从需求方面看,政府投资和出口太多,民间投资和消费太少;生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比例太低;企业构成方面,国有垄断性企业分配利润过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国经济的结构问题,是在2002年以后逐渐形成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扩大财政的方法度过了危机,2008年政府投入4万亿救市,依然采取1997年的老方法,却不能解决结构问题,钱流向大企业,反而强化了老结构和老问题。

  调整的思路有如下几点:1、改税制:政府纳税的总量要减,应增加直接税和环境税,减少流转税;实行总收入的累进所得税,均贫富;一些企业要关停并转。2、改投资:从瞄准大项目改为发展服务业为主导,让私人资本进入金融业,让地下金融合法化,鼓励资本自由流动,启动民间投资。3、抓就业:为提高就业率,损失一点GDP没有关系,因为就业有利于改善改入分配、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内需、启动民间投资,有利于社会稳定、提供调整的时间。应强调经济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对双方同意的合约,比如高利贷、劳动合约、路边小摊、小产权用地等,政府不要干涉。凡是双方同意的必定给双方带来利益,必然有财富的创造。

  经过总结后,理想的调整结果是:1、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增加,内需上升,出口减少;2、人民收入提高,政府收入减少,要求政府更高效,更廉洁;3、企业更健康,社会经济效率提高,产业增大;4、国际收支平衡,减少贸易摩擦,恢复正常的国际金融秩序。(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