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真实性靠什么保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 22:40  《理财周刊》

  本刊记者 张学庆

  为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国家统计局对“打架”的统计数据作出了一些解释,但是解释显然不能为公众完全接受。作假统计数据有着历史渊源。在“大跃进”年代,我们曾经为粮食亩产超多少、钢铁产量赶上发达国家而欣喜,但结果让我们更失望,并且知道了统计数据在某些人的手中可以随意玩弄的。

  失去公信力的统计数据要想重新取得公众的信任,需要有统计部门的加倍努力,更要靠制度的保障。

  应当承认,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统计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统计数据也离事实越来越近了,但虚假的统计数据仍然存在。专家分析其根源,一方面在于统计部门在现有的体制下无法做到“超脱”和“独立”,另一方面,也和某些人一直所犯的经济“复苏急躁症”不无关系。

  如何才能杜绝统计数据造假?今年6月底通过的新修订《统计法》就是要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新《统计法》的基本宗旨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统计的公信力。核心任务就是怎么有效的预防和制止行政干预统计数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往往是行政干预统计数据的实施者,因此从法律上对这些主体进行严格的约束十分必要,明确禁止领导人员的行政干预行为。规定他们在统计活动中“三个不得”。即,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从法律制度上来预防这类统计违法行为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了禁止性行为,就要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但是,要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还真不易。因为目前统计系统还没有实行上下垂直管理,地方统计部门官员仍有地方政府任命,“屁股指挥脑袋”,统计部门官员不得不听从地方官员的指令,即使明知是错误的做法,也在为了保护地方经济利益的幌子下,不得不做。因此,有了法律还不够,还要进行统计体制上的改革,从法律、制度“双管齐下”或许才能保障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