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发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房地产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异动。今年四月底开始,房地产突然红火起来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许多大城市房子价格平均飙升15%左右,有的冲到了30%,让人瞠目结舌。几年来一直销售不佳成为笑柄的汤臣一品,最近也销售了10亿元以上的总额。不过,突出的还是万科,一两个月,一共吃进了17块土地,更为突出的是央企,出手不凡,一举压倒了众多私营开发商,夺得多个地王标杆,直令业内侧目而视。
央企天价拿地是一个市场行为,行为本身没有过错,最终赚不赚钱,要看实绩。因为企业是追求利润的,只要该投资有利润回报就是正确的。因此,这个行为无可指责。有的央企承担着民生责任与国家宏观调控责任,比如,自来水公司,市政集团等。相关央企在承担了相关义务之后,自己的发展空间有没有特定的限制要求,目前不知。如果没有,也不算违规。另外,天价地并不一定导致天价房。
央企天价拿地,首先说明央企收益高,有能力追求高价地,并成为地王。比如中石化的近两年屡屡亏损,但是并不影响其有足够的能力来拿地。因为,亏损是写在纸面上的,把折旧做大,甚至快速折旧,把风险准备金做大,把其它相关费用提足提充分,每年即使有1000亿的利润也是可以做成亏损的。因此,亏损不代表没有钱,“央企不差钱”。
其次,说明央企的主业或者依靠垄断利润无须追加投资,通过技术研发与扩大经营来获取效益;或者是目前的主业已经尽善尽美,无须增加投资。不管谁是谁非,央企依托国家政策中确定的垄断地位,无须通过技术与市场的努力来扩大效益是现实。央企的问题是,没有竞争的超额利润是对全体国民的一种剥削。没有放开市场的竞争,企业不可能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也不会让国民享受优质服务。这几年中中国石油企业追涨不追跌,社会反响很大,央企在用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的做法让人不爽。
这还说明中国的房地产政策有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年来,宏观调控的政策一直没有收到期望的效果,需要转换思路解决问题。中国房地产连续涨价10年,房价与居民家庭收入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甚至更多,全世界的经济规律在中国不适用,让人奇怪。
在经济危机、市场萧条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却高速攀升,许多中小企业投资者关停企业,拿出资金来炒房炒地,如北京青年报6月28日关于楼市成为实体企业避风港的报道中所提到的那样。更值得研究的是,全国中小企业的困境在深化。克服实体经济出现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近期房地产领域的资金量特别巨大,央企天价拿地也是一个证明。但是人们最担心的是四万亿抗衡金融危机的国家投资有没有被转移到房地产了?人们有理由要问,央企的钱是不是国家用来救市的资金?(作者为经济学者)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