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评论 > 解读2008年度审计报告 > 正文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近日审议了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有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报告中充斥着“少数部门”、“个别单位”、“某人”等模糊表述提出意见,认为该报告“太温柔”,让人“猜谜”。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实施一年多了,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审计报告自然应当开诚布公。毕竟,即便是审计出来的问题,大多无关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相反,这些违法违纪事件大多关涉公共利益,与纳税人息息相关,没有理由遮掩。
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审计就是要发现问题,以利于整改,提高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审计结果自然要甚于关注审计过程。当然,审计署不是反腐机构,一份报告也无法穷尽并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既然“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其价值目标之一,那么,审计报告就当“有一说一”,为权力监督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审计结果“太温柔”,面上的问题固然可以通过体制机制不断修正,点上的问题就很可能被遮蔽。这就带来两大负面效应:一是审计报告的刚性被不断削弱。这些年,公众之所以产生了审计疲劳,虽然有“审计雷声大,问责雨点小”的现实尴尬,更重要的,也在于原本“铁面”的审计报告日益疲软,“一团和气”得连违法违纪的部门与个人都不再敬畏,更无法承载公众的满腔期待。二是模糊的报告人为地给审议者设置了障碍。连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都得“猜谜”,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又何从谈起?
审计的权威来自它的刚性,“太温柔”的报告只会削减审计机关自身的公信力。直面问题,直接点名,硬气一点又有何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