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缩短期依旧 通胀明年露脸

  李明亮

  2009年5月份CPI涨幅为-1.4%,呈现继续回落的态势。5月份CPI同比涨幅为负,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导致CPI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去年5月份较高的基数效应,使得翘尾因素为负值;另一方面,食品价格的持续回落导致了CPI下行。

  未来两月CPI继续为负

  2009年6月份、7月份CPI同比涨幅将继续为负,理由如下:

  首先,翘尾因素继续弱化。2008年6月份、7月份CPI同比涨幅处于高位,分别高达7.7%、6.3%。经我们初步测算,2009年6月份、7月份翘尾因素对当月CPI的影响分别为-1.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其次,新涨幅因素逐步减少。5月份主要食品价格呈现跌多涨少的局面,尤其是猪肉等占比权重较大的食品价格回落较为明显。从环比数据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两个月食品价格涨幅将逐步回落,非食品价格将继续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最近PPI持续负增长,将对非食品价格产生明显的下拉作用。

  最后,产能过剩的压力比较大。我国大多数行业仍然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大量落后产能并没有真正被淘汰,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需求稍微回升,产能马上就会恢复,产品的价格又会大幅下跌。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的估算,我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目前只是正常时期的60%。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估算认为,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钢铁、汽车等工业品的供应量超过了国内外的需求,出现行业产能过剩。

  此外制造业上游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也出现大面积产能闲置状况。今年一季度氧化铝产能闲置38%、焦炭业产能闲置60%、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闲置20%、铁路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以下。作为全球芯片制造发展最快的市场,一季度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利用率下跌至43%,是2004年第二季度最高点92%以来的巨幅下跌,芯片和半导体制造业产能闲置接近60%。

  我们认为,今年3-9月份CPI涨幅将均为负。我们预测模型结果显示, 2009年6月份、7月份CPI涨幅分别为-1.3 %、-1.5%,2009年全年CPI涨幅-0.5%左右。

  明年将现通胀压力

  我们预测,从2009年10月份开始CPI同比增长率将扭转持续数月为负的局面,2010年通胀压力有望出现,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即将过去。从我国宏观经济领先指数来看,同比降幅缩小,环比已经连续5个月为正增长。据统计,2009年4月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同比增长率-1.5%,与3月份相比降幅收窄了1.2个百分点。另外,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实际上,今年3月份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率为-0.3%,降幅已经收窄;2009年4月份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9.5%。另外,从环比数据来看,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2个月出现正增长了。

  第二,资金面比较宽松,导致一部分资本品和金融属性产品价格上涨。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5.17万亿,广义货币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8%,而同期商品房价格(累计平均)同比涨幅为13%。值得关注的是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回暖带动了土地市场的回暖。房地产再度成为投资新宠,不仅购房者观望气氛有所淡化,开发商信心恢复,甚至开始出手抢地。中央地产土地监测系统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国12个城市共成交土地956公顷,高于去年平均值的5%,进入5月以后,土地成交量更是出现了井喷的状态。

  第三,目前货币与信贷的高增长将对2010年CPI产生明显的影响。从2008年12月份开始,广义货币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五个月均超过20%,其中2009年3月份、4月份分别为30.1%、30.5%。今年1月份以来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长均超过20%。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的总结是:信贷宽松后的22个月附近,物价将会上涨。这也符合中国的通胀经验,经验数据表明,货币与信贷对CPI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2003年5月份至12月份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率均高于20%,到了2004年6月份CPI涨幅才超过5%。

  第四,受美元贬值预期强化、投机资金等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增大。2009财政年度的美国财赤将达到创纪录的1.84万亿美元,约为上一财年的4倍。2010年的财政赤字更高,为2.33万亿美元,估计今后数年还将保持很高的赤字水平。由于美国必须向海外借款以弥补预算赤字,美元很可能在未来数年内疲软,引发全球性的货币扩张。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措施以及英、日、欧等国央行也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根据历史经验,很可能在未来半年内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再创近期新高。

  (作者为海通证券研究所核心分析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