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宇凡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5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环比上涨0.1%。在宏观经济出现回暖趋势的大环境下,CPI、PPI再次双降,其中PPI同比降幅扩大,环比连续两月回升的表现更是引人关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至5月份,我国CPI累计同比下降0.9%,降幅比1至4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PPI则累计同比下降5.5%,降幅比1至4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8.2%,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
CPI仍在低位徘徊反映出我国目前的物价形势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而PPI同比降幅突然加大则引发普遍关注。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5月PPI同比降幅加大主要是受翘尾因素影响的结果。统计显示,2008年工业品价格在前8个月处于快速上涨的阶段,2008年5月份比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了0.8%和1.3%,明显高于今年5月份的环比涨幅,因此表现为2009年5月份的工业品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扩大。
张永军分析指出,尽管近两个月来,充裕的流动性有助于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一些基础性产品价格明显反弹,但与去年高位相比仍然较低,工业消费品价格总体上仍处于下跌通道中。除此之外,CPI的低位徘徊也反映出目前国内真实需求依旧处于低位,需求的不足对PPI的回升同样存在制约作用。
对于这种情况,张永军表示,虽然宏观调控的基调已有定论,但具体行业在目前的情况下依旧面临着不同的形势。因此国家在调控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特征,适时进行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以航空运输业为例,最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航空运输业的运营成本陡增,可空运市场却始终处于不景气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调控,帮助相关行业企业渡过难关。
虽然5月PPI的降幅高达7.2%,大大高于4月份6.6%的降幅,但从月环比价格变动情况看,自今年4月份工业品价格首次由负转正以来,PPI已经连续两个月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已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
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价格指数的走势表明中国经济继续走出通缩的阴影,明年有可能出现高增长温和通胀局面。
结合头季度创纪录的贷款投放和国际大宗商品在此间价格上涨的现实,环比上升的PPI指数是否加重了市场的通胀预期?
“从历年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在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始终保持着比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而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则和国际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着较为一致的变化关系。”张永军指出,最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变动也许是造成PPI维持了上升趋势的原因,国内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回升。
“流动性增强,货币供应过快,再加上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些因素无疑会强化市场的通胀预期。”张永军表示,“但是,由于真实需求现在并没有明显回升,真实需求起不来,通胀预期也势必会随之回落,因此一段时间内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非常小。”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CPI、PPI仍处低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始终没有被激活,下岗失业和农民工就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都不足以支持通胀预期的形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