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平安深化混业经营有积极意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0日 11:47  新京报

  平安将收购深发展?随着6月8日中国平安深发展A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因重大事项而停牌,这个去年被热炒的话题再次成为银行界和资本市场上的焦点话题(据昨日《新京报》)。

  由于新桥在入主深发展时签订了“苛刻”的退出条件,即使这次中国平安真的要接盘深发展,其入主之路也将十分漫长。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市场化举措对于混业经营的深化有重大标杆意义。

  长期以来,美国金融业一直是我们制定战略及发展的标尺,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可资借鉴和学习的标尺骤然消失,我国金融业似乎失去了航向,特别是混业经营方向遭到质疑。已明显不足的金融创新有被再抑制的风险。

  但是,美国混业经营的制度框架没有改变,金融机构间的收购与兼并反现机遇和便利,金融业向“更大、更综合化”的方向整合。此外,支撑混业经营的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自由化趋势也将继续发展。

  如果说美国的混业经营是自成系统的一场革命,那么国内长期以来更多的表现是政府“拉郎配”而非微观经济主体推动的市场创新活动。我国金融改革呼唤市场化自由并购的先锋。

  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风险分散效应,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但如果因为怕摔跤而不敢迈步,永远学不会走路。

  当然,历史经验表明,在任何国家,在金融混业经营演进的任何阶段,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所有的企业都采取同一经营模式的现象。即使在混业经营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金融市场中,也仍然会有十分成功的始终坚持专业化经营的金融企业。想混业,既要有实力,又要有能力,更要有潜力。

  从此意义上讲,有品牌、产品、资金等比较优势的国内大型商业银行,更应担起混业经营的重任。而现实中,恰恰只有大型银行没有放开混业经营的手脚,步履迟缓,管制仍有待进一步放松。相反,风险管理水平、资金实力都次之的保险业却屡有动作,充当了混业经营的排头兵。这种现象,需要改变。

  □史晨昱(工行总行高级分析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