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劳动价格和劳动使用量并非纯市场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0日 09:04  南方日报

  □田秋生

  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一个是增加劳动的使用数量(就业)

  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所占份额下降必然导致消费率下降

  消费率是指一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它测量一国消费需求的大小。长期以来,中国消费需求始终不足,消费率一直低于其他许多国家。2007年,中国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第54页);美国为85.8%,英国为85.4%,意大利为81.0%,法国为79.1%,德国为74.1%,日本为71.4%,巴西为77.8%,俄罗斯为70.2%,印度为62.8%,韩国为70.0%,新加坡为67.3%,中国香港为64.8%(根据《数字中国三十年》中数字推算)。而且,动态地看,中国消费率持续下降。1981—1985年平均为66.4%;1986—1990年为63.9%;1991—1995年为60.1%;1996—2000年为60.2%;2001—2005年为56.8%;2006—2007年为49.4%。1981年最高,为67.1%,2007年降为48.8%,下降了18.3个百分点(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第54页数字推算)。

  中国消费率之所以偏低并持续下降,原因可能很多,但国民收入分配方面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报酬所占份额偏低,是长期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突出问题。数字显示,1995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从地区数字来看,除了上海市大致保持不变以外,内地其他30个省市区,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大部分省份的下降幅度还比较大。劳动报酬是决定家庭消费的根本因素,家庭消费是国民消费中最大的部分。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所占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中国国民消费率的下降。

  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份额的途径是提高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和增加劳动的使用数量(就业)

  提高中国消费率,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所占的份额。实际上,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是由劳动的价格(单位劳动的报酬)和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决定的。劳动的价格决定于劳动的相对数量,劳动的使用量决定于经济增长的模式。相对于其他要素(如资本、土地)来讲,中国劳动人口众多,因此劳动的相对价格就会较低,其他要素的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要素价格是扭曲的,劳动的价格(工资)相对偏高,资本的价格(利息或利润)相对偏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原来被扭曲了的要素价格开始恢复,即劳动的相对价格逐渐下降,资本相对价格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在逐渐转变,资本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密集程度不断下降,GDP生产中劳动的使用量相对地不断减少。数据显示,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为804万人;2001—200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为748万人,年均减少56万人。平均就业弹性系数,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在持续下降。1996—2000年为0.13,2001—2005年为0.11,2005年下降为0.08(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字计算)。正是受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不断下降,资本收益的份额不断上升。因此,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份额,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提高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一个是增加劳动的使用数量(就业)。表面看来,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价格主要决定于劳动市场的供求,即劳动的相对数量,而主要不决定于政府(除了个别)。但实际上,劳动的价格并不完全决定于劳动力的数量,还与劳动力的质量有关。而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于教育、培训和卫生,因此,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提供职业培训、改进卫生条件,以便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价格。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

  在二次分配中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税收和补贴是实现二次分配的主要手段。因此,一要改革工薪所得税税制。具体包括,减少纳税等级,降低初始边际税率,同时在保持最高边际税率不变的情况下,对特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附加,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要进一步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如中西部落后地区大部分农村居民,以及城市中低技能劳动者、失业人员、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等。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