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献策:地方债如何才能走出寒冬

  众说纷纭

  地方债如何才能走出“寒冬”?

  【评论缘由】5月7日,40亿元总额的2009年河北省政府债券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截至当日收盘,该债券全天没有成交。同期上市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债券和陕西省政府债券,也未能逃脱零成交的怪圈。地方债面临着一级市场热情衰退、二级市场交易清淡的尴尬。

  【关键词】地方债 零成交 尴尬

  为何遭遇破发尴尬?

  闻一言/文

  在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的政策下,在我国沉寂多年的地方债今年重新开闸。据有关部门测算,2009年,地方政府须为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约6000亿元,而目前地方政府自身仅能够提供3000亿元,“缺口”将近3000亿元。发行地方债筹措资金,无疑是为扩大地方政府收入来源,近来,山东债、江苏债、天津债、辽宁债、新疆债、河南债、四川债、重庆债等地方债密集上市,但诸多地方债无一例外遭遇破发,市场冷清,甚至出“零成交”的尴尬。那么,地方债为何频频遭遇破发的尴尬呢?

  地方债票面利率太低,收益率空间不大是一个因素。以新疆债为例,1.61%的票面利率,不如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3.33%的利率,因此,对投资者不具备吸引力。何况地方债发行规模不大,也导致其流动性相对较差,远不如国债。在收益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投资选择也会偏向流动性更好的国债。

  地方债热闹发行,正值今年年初以来沪深股市的一波反弹行情。股市与债市向来有着明显的“跷跷板”效应,资金正不断撤离债市,转投股市。据统计,整个一季度,基金撤离债市的资金规模达到2700亿元。目前,基金几乎抛空所持有的长期债券,剩余配置中的债券品种主要是5年期以下的短债以及信用债。相反,股市成交量持续走高,最近一段时间,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金额维持在2000亿元上方。

  地方债上市遇冷,还有一个原因,即是债券市场供给增加同时,需求却可能面临下滑。自4月3日以来,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有9只地方债发行上市或即将上市。与此同时,财政部日前称,二季度将发行16期记账式国债,期数也较一季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近期市场对宏观经济预期有所好转,令资金对低风险债市的投资需求有所减弱,投资热情急剧降温。

  当前我国发行的地方债,主要是为解决地方财政“保增长”配套资金不足,虽是以地方债命名,却仍是国家财政保障下的类国债产品,市场将其信用等级等同于国债,令市场只能按照国债利率水平来给地方债定价,大大压低了地方债利率水平。加上地方债作为补充财政资金,“2000亿元”的上限,使得规模扩张有限,流动性不足。这也决定了地方债的参与者,多为一些长期资金作为投资配置持有,等待到期还本付息,这样可能进一步加剧地方债流动性不足的困难。

  地方债自救在于提高利率

  张永琪/文

  地方债上市陷入困境,苦果当然由地方政府一手酿成。地方债券上市交易之时,证券市场已经较为健全,本应遵循投资回报规律,让投资者更有利可图才行。然地方政府至此不顾,地方债票面设计利率太低,收益率空间非常有限。

  在市场上可替代金融产品很多的背景下,新的投资品种上市只有更具有“卖点”,才能把另有投资方向的投资者吸引过来。地方债虽然也是一种金融产品,以稳健型投资产品获得“准国债”的美称,但其“没有特色”,也缺少吸引眼球的“卖点”,这就很难让投资者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准国债”与“真国债”相比,其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都毫无优势可言。

  地方债上市受到冷落,地方政府对投资者金融意识新变化估计不足是症结所在。地方债既然上市交易,行政权就已经不能再产生作用,提高票面利率,让投资者获得超过银行存款的利率,也等同于或超过购买国债的利率,这才具有吸引力。在投资已经成为公民财产性收入重要渠道的今天,地方政府对此还没有意识到,还在用行政思维经营地方债券,那么民众不愿买账就很正常,发行者陷入尴尬境地,不用市场经济的灵丹妙药自救就难以走出困境。

  地方政府需要尽快改变观念,提高地方债票面利率,使地方债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不低于或高于国债利率,投资者才会增加购买地方债的热情。

  避免沦为翻版的“集资”

  谭浩俊/文

  发行前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发行后冷冷清清、偃旗息鼓,这就是地方债的遭遇。

  原本以为,地方债的发行,能够起到这样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地方扩大筹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二是规范地方政府的负债行为,将隐形债务变成显形债务,以便于中央全面了解地方的债务情况,作出更加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和决策;三是活跃证券市场,开辟新的投资通道,引导投资者规范投资方向,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规范投资行为的发生。

  但是,地方债上市的零成交,却给人们浇了一盘冷水。如果地方债一直保持这样冷清的局面,就有可能成为“集资”的翻版,很有可能会面临半途而废的局面。

  被寄予厚望的地方债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冷落的结局呢?如何才能增强地方债的吸引力呢?

  首先,收益率太低。目前,多数地方债的收益率都低于银行同期同档利率,如果地方债不能通过证券市场交易“赚”一票,很显然,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不如把钱直接存在银行。要想地方债有吸引力,就必须在收益率上做些文章。

  第二,流动性不够。地方债没有“特色”、没有“卖点”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流动性不够。而流动性不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行规模太少、过于分散。必须改变目前“普惠制”式的发行办法,让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扩大发行规模,以增强地方债的流动性,增强投资者对地方债的吸引力。

  在我国,地方债发行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加之目前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很多,投资者从认识到接受再到喜爱,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地方债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应当加以解决,否则,要想使地方债真正成为投资者喜爱的投资产品,也是十分困难的。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