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
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底部 回暖前景及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陶庆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
对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经济界普遍表示了肯定,国外专家也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并出现回升迹象,但是在全球经济仍然低迷的大环境下,回升的基础是否稳固?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复苏回暖趋势?就此话题,本报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
指标证明经济回升
问:能否从一季度经济指标判断中国经济已触底并开始复苏?
余斌:从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落趋势,GDP增速进一步下降到6.1%,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但是,随着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和效应的逐步显现,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和先行指标明显好转。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1-2月份加快4.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8%和15.9%,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4.2和3.6个百分点。可以判断,一季度应为本轮经济回落的底部,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这样,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
“三驾马车”尚不稳固
问: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能否足以支撑持续复苏?
余斌:我认为,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经济回暖的前景和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大家都知道“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我们可以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回升的基础。
首先,一季度,消费、投资增长达到较高水平,但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政策效应的反映,如政府大规模增加投资、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家电下乡等,而市场主导的内需扩张缺乏有力支撑。经济增长持续下降,对就业和收入预期均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大量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和收入下降,不利于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如果短期需求回升主要来自中间需求而非最终消费需求,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还会加剧已经存在的产能过剩。
其次,从投资看,年初以来,出口占比较高的外向型企业经济效益比上年四季度进一步下降。通过产业关联和收入收缩效应,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直接影响到国内其他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同时,部分外向型企业被迫转向内销,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3%。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大幅度滑坡,不仅会影响到财政收入、企业自主投资能力和就业规模,还会造成企业还贷能力减弱、金融机构呆坏账增加等。
最后,来看出口形势。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衰退交互作用、危机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目前危机尚未见底,有可能向新的领域和区域蔓延。一些国家相继采取了规模较大的救市行动,但能否顺利实施和奏效尚待观察。如果金融市场不能企稳,世界经济在有所好转后可能再次出现波动。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一方面,为了降低市场风险和减少资金占压,国外进口商大规模压缩库存,导致我国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部分国家汇率大幅贬值,侵蚀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金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发达国家明显抬头,“去全球化”思潮也在蔓延。尽管3月份出口降幅比1、2月份有所收窄,但目前尚不能排除危机蔓延、外需继续收缩而使我国出口再次出现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信贷激增有利有弊
问:一季度信贷大幅增加仍不能为经济回暖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吗?
余斌:金融机构贷款持续大规模增加,为政府增加投资提供了配套资金支持,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也为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融资环境。但是,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也存在一定风险。
一季度新增贷款4.58万亿元,占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的90%以上。从全年看,存在两种可能的后果:其一,如果新增贷款总额不能大幅度突破,那么一季度以来的过快投放显然缺乏可持续性,二、三、四季度信贷规模将大幅下降。一旦信贷规模大幅度收缩,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将受到影响,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可能逆转。其二,如果继续保持一季度以来的扩张步伐,那么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达到令人难以想象的水平。过度扩张的货币、财政政策相搭配,部分信贷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再度涌入我国,加上正在寻找出路的国内大量社会资金,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可能再度泡沫化,出现结构性通胀的风险增加,经济运行可能陷入增速下降和通胀并存的滞胀局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