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易宪容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表明,一季度GDP增幅为6.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投资增速也在加快,加上当前信贷、货币发行量、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经济指标表现都不错,港口吞吐量、用电、工业增长等数字也在改善。中国经济向好的有利因素在不断增加和积累。但是,如果从整个经济周期性角度看,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低谷还有待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2008年为什么中国经济会突然间由持续繁荣转向增长下行?这种逆转的原因何在?其表现形式是周期性的还是外部冲击造成突发性的?如果是周期性的,那么中国经济由繁荣到萧条,再到复苏,是不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反弹?从已知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是从2008年第四季度突然增长放缓的。而这种突然的增长放缓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2008年年底开始企业调整库存,即去库存化;二是外需急剧收缩,进口贸易出现负增长。也就是说,国内经济所强调的产能过剩的矛盾与问题,最终在外部需求突然收缩下全部地显示出来。可以说,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不进行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改革,希望在短期内得以解决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外需的突然收缩,如果美国、欧洲及日本经济不全面复苏要想得以恢复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中国经济这一轮的周期性调整早在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当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出现根本性的变化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重大的逆转。而这种逆转在开始调整的半年时间里,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企业对此都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都认为房地产向下调整不会有多久,而且很快就会恢复向上。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反而是,房地产向下行的趋势更加明显。
比较2006年-2008年房地产运行的数据可以看出,住宅在房地产市场中占绝对比重,住宅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因此,住宅市场任何价格的波动,都会引起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变化或调整。而2007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如果不是中央政府及时出台政策调整,并让这种价格上涨向后延迟一年到2008年,那么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一定会吹得很大,并最终破灭而引发比美国次贷危机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
但是2008年随着新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根本性逆转。而这种逆转主要表现为住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金额高于近20%负增长。2008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的负增长开始从各个方面反映到房地产及与房地产相关各个关联产业上来。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与房地产相关的关联行业由于需求突然收缩,从而使这些行业的价格迅速调整。比如,中国钢铁业其产品的价格在2008年上半年还十分坚挺,但到下半年其产品的价格迅速下跌。有些品种跌幅达到50%以上,同时,在2008年11月繁荣红火了多年中国钢铁业出现全行业的亏损。钢铁业生产的全面收缩,也会引起相关上下游行业生产全面收缩。比如,电力、铁矿石、运输、煤炭等。而当国内房地产市场2008年出现全年近20%销售负增长,它也就会引起2009年与房地产关联的产业生产全面收缩,整个经济也就会处于下行调整的空间。因此,如果国内房地产没有复苏,国内经济要全面回暖还为时尚早。更何况,即使国内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复苏,它对国内经济影响仍然滞后半年及一年以上,这自然会推迟国内经济全面复苏的时间。二是2008年中国经济突然出现下行的风险,是受外部需求突然收缩的冲击。这一点这里就不讨论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对内是房地产的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并由此影响到关联行业生产的全面收缩。而国内房地产的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问题,并非是真正的产品生产过多,居民消费不了,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没有随着这一轮的经济周期性调整而调整,或调整的深度或广度不够,从而使得大量的房地产产能不能够通过居民消费需求释放出来加以消化。
因此,只有通过国内房地产市场全面的周期性调整,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让房地产业自行优胜劣汰,房价全面理性回归,才能让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让百姓买得起房,这样,房地产业才可能恢复、繁荣或回暖。而且这种调整有一个不短的周期,如果房地产商一看到房地产销售上升,就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来阻碍这种调整,那么这不仅会延缓国内房地产业调整步伐,也会阻碍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因此,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没有全面调整,就认为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缓解或回暖,这是不可能的,与现实会相差很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