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行还能带来新惊喜吗(2)

  马蔚华看中朱琦哪一点,明显到无需回答。马对他寄予的厚望是,把从无到有的魔术再演练一次。

  那么开始。如何在风暴中稳住一家底盘不见得扎实的老银行?招行团队接手后,随即发现了永隆在金融风暴中暴露出的损失和漏洞。“特别是在市场交易、投资方面,是影响永隆去年业绩的主要方面。”朱琦说。调整管理的同时,为了防止类似恒生银行挤兑的事件发生,招行安排了永隆专项应对资金,同时对内承诺180天内不裁员。

  “我们的一个既定目标,就是头3个月要保持稳定。”招行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整合领导小组,副行长张光华任组长,朱琦任副组长,战略发展部许世清及总行其它几个部门的总经理组成专职办公室,协调总行和永隆的资源整合。同时,还外请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给永隆整合做下一步方案。

  香港大大小小的银行有300家之多,港人最为熟悉和接受的内地银行也不过是中银香港和工银亚洲。进驻之后,招行对永隆的自我介绍要从最基本的身份和文化开始。“我们对招行的文化进行了大规模宣传,让所有员工认识到新的股东是中国第六大的商业银行。”朱琦说,向员工和客户介绍招行,描绘永隆融入招行后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整体战略,是前100天过渡期里做得最多的事。

  2009年1月8日,招行与永隆开了个高规格酒会庆贺永隆平稳过渡。随后,3个月的平静被打破。朱琦按照批发、零售等主要业务领域,将永隆划分成7个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把盈利要求层层细分到每个人。第一次内部工作会上,朱琦明确跟永隆员工说:“我也不是老板,我也是打工的,做不好我也要丢这份工作,所以我对你们的要求也是一样。”

  连同仍在永隆工作的伍氏家族第三代成员在内,永隆银行的老员工们从这句从未听过的话里,感知到了快节奏整改的发生。永隆被要求,业务与风险要分离,业务前后流程要区分。以前既做业务又管风险的,被明确划分为只做风险控制;做业务的人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压力。在招行方面,对永隆的支持也被列入对各分行的考核,根据其给永隆带来的收入计分。招行战略发展部部长许世清举例说,如果一笔由永隆的贷款是由上海分行推荐过来的,那么这笔贷款则会同时计入上海和永隆的业绩。

  4月6日,合并后的永隆在香港德辅道西开设了第37家分行,银行店招仍是“永隆银行”,LOGO已经换成了招行的。按照计划,永隆今年总共将新开3家机构,另外改造3家原有机构。朱琦希望,永隆在香港的网点布局达到50家。除了配合招行业务联动,朱琦对永隆的独立发展也有所期待。永隆银行现在基本上将近14%的资本充足率,贷存比例也才50%左右,有大量的资金来源。而借助招行的背景,以往只面对本地中小企业客户的永隆,也开始尝试打开优质蓝筹公司市场。

  招行可给不了朱琦另一个14年。“一年初见成效,三年高速发展,五年收购整体成功。”在朱琦的工作日志上,每一个时间点旁边都标注有明确的财务要求。

  这个期限,足够永隆真正与招行发挥协同效应,抹去那363亿港元高价给招行带来的影响吗?

  “他(马蔚华)给了自己一个很宽松的期限。”安邦集团首席分析师陈功认为,招行并不是一家强大到随时随地可以摆平永隆的银行。真要有协同效应的话,3年——而不是5年——就该看出结果。“我不知道招行董事会会不会给他这么长的时间,我也不太清楚投资者会不会同意他的规划。”

  来看看招行的偶像,以并购见长的全球最佳零售银行汇丰的历史。汇丰同样在1980年借美国经济滑坡的时机,以3倍PB高价收购了当年巨亏的美国海丰银行(Marine Midland Bank)51%的股权,并于1987年收购剩余的股权。海丰在汇丰手中转而盈利,整合完成后,汇丰银行美国分行成为美国第十大银行。

  “3倍PB(市净率)收购成功的肯定有,不成功的可能更多。”分析师邱志承说。永隆会是另一个海丰吗?这个问题应该问问朱琦。

  抵御:创新者的脆弱

  不管是发力私人银行业务,还是收购永隆,马蔚华深知,他必须不断为招行的零售业务加码,才可能巩固已经打下来的江山。眼下,国内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品类已经高度同质化。除了信用卡业务,各家在理财方式、中高端客户划分与服务细节上,都已经严重趋同。

  要走在前面,中型银行付出的代价更大。现在,招行的后台数据系统处理速度已经跟不上暴增的发卡规模。中小银行的先天弱势在此时显现出来。“每天进卡量那么大,又要审核授信,客户服务什么的又要跟上,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综合数据,包括信用额度的管理,那确实需要终控台强大的功能,所以终控台慢了,跟不上前台的发展,越往下走,会越不行。”刘建军说。

  信用卡跑马圈地的年代必须结束。2008年起,招行有意识地调整其零售业务的招牌产品信用卡的经营战略——不再一味追求发卡量。比起2007年上半年416万张、下半年617万张的新增量,2008年上半年招行只发了314万张信用卡。招行北京分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曾郁苒说,招行现在全国有将近3000万信用卡客户,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服务与风险控制,一是满足不了这3000多万人的需求,二是透支和恶意欠款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招行信用卡的重心已不放在拓展客户群上。”

  而对现有客户个人理财需求的满足,成为招行零售的重心。除了向高端私人银行业务拓展,今年4月,招行在原来的50万元资产金葵花客户和1000万元私人银行客户级别之间再细分出500万元级别的“金葵花钻石”客户群体,架构起金葵花的细分客户梯队。这些客户,正是消费西藏信托、招商信诺及永隆可提供的境外理财产品的最终对象,也是招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最大利润奶牛。

  刘建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7年我光是理财业务就赚了32亿元。就算市场不好,去年我还赚了20多个亿呢。这个收入可不是贷款换来的,贷款息差现在是1个点,你放贷1000亿,一年也就赚10个亿。一个银行放1000亿贷款容易吗?招行一般一年就千把亿、900亿左右的贷款。但是我光是做财富管理就贡献了20多个亿的收入,还没有风险呢。”顿了顿,他又强调一回,“一点风险都没有。”

  但是,盈利模式与结构的调整并不能掩盖招行内部人才流失之忧。2004年,有“马蔚华第二”之称的招行常务副行长陈小宪离开,到中信银行出任行长,并带走了原招行总行个人银行部总经理曹彤,到中信银行任行长助理兼零售银行总经理。招行的金葵花理财服务正是由曹彤一手推动。两人进驻中信银行后,大举推出了中信银行的贵宾理财服务。2007年,招行另一副行长、“一卡通”产品的灵魂人物陈伟转投平安银行任副行长,一年内为平安银行发出信用卡100万张。

  对此,长于化解刁钻问题于无形的马蔚华解释道:“大家来挖招行的员工,是对招行的肯定。招行骨干员工的流失率不超过3%,普通员工,国外银行都认为15%以下正常,我们则在10%以下。”

  “你要想做一个创新的银行,做一个走在前面的银行,必须得承受这些。”他说。

  作为“承受”的一种方式,马蔚华习惯每年春节写一封信给这群“抢饭吃”的前同事联络感情,感谢他们对招行曾经的付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