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用红眼看中海油高管年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08:06  新华网

  别用“红眼”看中海油高管年薪

  窦含章 

  近日,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2008年年薪超千万的新闻在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众多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对中海油口诛笔伐,并直指国企高管年薪过高。中海油也赶忙发表澄清公告,指出傅成玉的千万年薪只是名义薪酬,实际拿到手的远没有那么多。

  于是,在这场有关国企高管薪酬的舆论风暴中,高薪成了烫手的山芋,不管哪家国企的高管们拿了高薪,就会像犯了罪一般成为众矢之的;而评论家们则一个个坐在法官席,历数高管们的罪状,似乎高管们都是无功受禄的庸人、侵吞国资的窃者,而相关国企则是“不诚信”的骗子。

  只可惜,这种对国企高管高薪不分青红皂白的批判,虽然骂得痛快,但却没有向公众传达理性的信息,其逻辑建立于“平均主义”之上,与国企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缺乏建设性。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让国有企业更好的生存发展,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历史证明,建立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国企分配制度不利于企业提高效率,而只会导致企业的亏损倒闭。因此,在近些年的摸索实践中,建立责权利相对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而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国企高管替国家掌管以万亿计的国有资产,责任重大。让这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产出更多效益,服务国家社会,无疑需要极高的智慧和管理水平,绝非像某些评论说得那样,谁都干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制度点缀,而是国企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虽然国企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内容很庞杂,但大的原则应该非常清晰,并已有共识。那就是:多干多得,企业业绩好,多拿,业绩差,少拿,亏损的问责。

  回到中海油“天价”年薪事件。自从傅成玉主掌中海油以来,中海油净利润实现了连续8年增长,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翻了3倍多。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油价暴涨暴跌的背景下,同行业其它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可中海油仍然逆势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净利润达到44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比2007年多赚了131.3亿。而引发此轮争议的傅成玉名义薪酬为1204.7万元,尚不足多赚部分的万分之一。可以说,比起傅成玉做出的贡献,这样的薪酬一点也不高。

  中国的许多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缺乏契约精神,不按制度办事,说话不算数。如今,当中海油的高管们按照制度领取薪酬时,一些媒体却群情激愤,将契约精神抛在脑后,一味指责,真不知道这些媒体究竟是为了推动国企制度改革,还是“红眼病”在作怪?这与改革开放初期搞承包制出现的问题何其相似。

  目前,国企改革仍在深入推进,在一些重大方向性问题上,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对国企高管进行薪酬激励的制度大方向肯定没有错。其次,当前国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一些企业动辄亏掉国家几十亿、上百亿,却无人负责。因此,必须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建立责权利相适应的高管管理制度,否则企业天天亏钱,高管们就是都拿和普通员工一样的工资又有何用?又有何公平可言?再次,应进一步完善国企高管的选拔任用制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走上领导岗位,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能起到激励作用的报酬。

  有关国企高管薪酬的争论仍将长期存在,相关部门的制度建设不能因为有反对意见就偏离正确的方向。对傅成玉这样取得优秀业绩的国企领导人,就是应该奖励、保护,只有这样,才会鼓励更多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者,去争取国企高管的岗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