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津大学校长彭定康:中国的成功是世界的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11:25  新闻晨报

  □晨报特约撰稿人 李思愚(4月1日发自伦敦)

  采访前的几天,彭定康刚刚从印度回来。现在,他的身份除了牛津大学校长外,还是印度-英国圆桌会议的副主席和国际危机组织的联合主席。按照彭定康的话来说,他现在已不是一个全职“政客”,自己会以学者眼光去关注、分析一些国际问题。G20伦敦峰会自然也是彭定康的关注点之一。

  关于G20:有被过高期待危险性

  在彭定康看来,G20伦敦峰会有被过高期待的危险性存在。“很难通过一次会议就把问题解决。这个会议应该只是一系列全球合作的一个部分。”

  彭定康认为,G20伦敦峰会可以做到的是制定可行的、更好的国际合作政策,促进各国合作的发展,“我想,这次金融危机已经很好地说明了世界各国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幸免,所以任何想要保护自己一小块利益的国家,最终发现牺牲的是自己的利益。现在兴起的保护主义无疑是有害的,各国应该通力合作,抗击全球金融危机。”

  彭定康同时强调,应该认清这样一个现实,即各国会接受并会欢迎“国际合作”,但没有一个国家会欢迎一个国际团体来干预本国经济政策。

  不过,彭定康对G20伦敦峰会依然评价甚高,他认为,这次峰会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参加峰会的不仅有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了诸如中国、印度、巴西等正在崛起的国家,“这也是这次盛大会议的价值,它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即今后国际事务的解决,离不开新兴经济体的参与。”

  彭定康进一步分析说,以前的国际事务一般都由北美及欧洲国家操控,但现在,如果没有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参与,任何一个世界性问题几乎都不可能得到解决,“所以应该增加这些国家的发言权,比如增加中国在IMF中的发言权”。

  彭定康称,一些人把中国的发展当成威胁,这是很难理解的,“中国的成功并不是对其他人的威胁,而是全世界的一个契机。”

  彭定康认为,中国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新兴大型消费市场。在今后的10年内,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对于此次G20伦敦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之间的首次会谈,彭定康称:“中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双边关系。他们也许不会在任何问题上都取得一致意见,但是他们一定认识到,他们之间利益相关,所以必须寻求合作。”

  关于香港:现在的香港是成功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彭定康是与香港联系在一起的。在彭定康的政治生涯中,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也是他“末代港督”的身份。彭定康在1992年7月9日正式出任第28任港督,一直至1997年6月30日为止。

  “你是否喜欢这样一种联系,还是反感别人老是向你提到香港?”对于笔者的这一问题,彭定康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我喜欢这样一种联系。”

  “我爱香港,我和我的家人在香港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五年,所以每次去香港都是件让人愉快的事。”彭定康告诉笔者,自香港回归后的近12年间,自己去过香港五六次,“香港有了一些改变,不过对于我来说,这种亲切感和熟悉感依然没变。”

  彭定康认为,现在的香港是成功的。至今,香港依然是彭定康最喜爱的城市之一。“因为首先,香港是那么有活力的一个城市,另外,香港有全世界最好吃的食物。”

  关于牛津:建立中国中心吸引人才

  彭定康如今是牛津大学的校长,他说:“校长职务是我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去年11月初,彭定康曾亲自飞到北京,宣布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的发展规划,并为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筹款。

  在牛津大学,中国学生是彭定康颇为关注的一个群体。彭定康告诉记者,牛津大学有相当数目的中国留学生,“我们共有学生18000人,其中750名左右是中国学生,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要知道,10年前牛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不到100人”。

  对于中国学生,彭定康评价为聪明。“现在牛津大学有很多学数学的中国学生,他们都非常出色,聪明极了”。

  除了大量的中国学生,牛津大学还有一支被彭定康称为“活跃、实力雄厚”的研究中国的专家队伍。“我们这里有许多研究中国的专家,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是全世界知名的。”彭定康希望,通过中国中心的建立,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中国留学生,以及研究中国的专家。

  [采访侧记]

  彭定康的“转变”

  从22岁就开始自己政治生涯的彭定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客。 22岁大学毕业后不久,彭定康便加入了英国保守党。在短短几年内,他成了保守党政策咨询的头号专家,此后他先后担任内阁部长、保守党主席、香港总督和欧盟委员会专员等职。

  如今,彭定康认为,牛津大学校长的身份让自己瞩目的 “政客”形象有所缓和。

  此次采访,比我预想的要顺利。此前的两年间,笔者曾两次力邀彭定康接受采访,但都遭到了婉拒。这次,笔者只是发过去一封简洁的采访邀请信,询问其3月底是否有空接受一次访问,却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主动伸出的手,以及充满笑意、略显高昂的招呼声,让笔者见到彭定康的一刹那备感亲切。这个在香港度过了“最美好时光”,最喜欢中国食物的末代港督说,与中国、与中国人有特殊的 “感情纽带”。

  访问过程可以说很愉快。原计划的10分钟访谈,最后持续了30分钟。彭定康有问必答,侃侃而谈,根本不需要笔者的追问,就会把一个问题说得全面完整。回答问题期间,看到笔者忙着记笔记,还不忘友好地提醒:“可以休息一下,喝点茶。 ”

  访问结束后,笔者与彭定康又闲聊了几句。当笔者提到,作为牛津大学校长,他的办公室比自己去过的该校一位教授的办公室还要小一半,装饰也更为简朴时,彭定康颇不以为然。正如他最喜欢的中国菜是清蒸鱼一样,彭定康对于简单、不花哨的东西存有更大的好感。

  因为下一个预约的人已经在等候,笔者在彭定康办公室坐了半小时后准备起身离开,彭定康礼貌地将我送出办公室,握手言别时还不忘“推销”起这个他自称为最爱的英国城市牛津,“你直接回伦敦,还是会在牛津转转?牛津棒极了,你应该留点时间出来好好看看。 ”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