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刺激需协调新兴国家唱主角

  证券时报记者 孙 媛

  G20峰会今日即将拉开帷幕,记者采访了数位曾在去年11月华盛顿峰会召开前积极建言的全球顶级经济学家。尽管在细节上有所分歧,但他们在下面几个问题上基本取得了共识:第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需要进行全球性协调,第二,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经济恢复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定量宽松政策必须有所约束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迈克·斯宾塞:

  取得实质性结论可能性不大

  怀疑此次G20效果的人不在少数,比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迈克·斯宾塞(Michael Spence)在给证券时报记者的回复中就直言不讳,“我怀疑G20会得出什么实质性结论。” 斯宾塞认为,G20需要关注的不外乎三点:第一,稳定遭受创伤的金融系统;第二,协调全球经济刺激行动以减慢内需下滑的速度,并且杜绝“免费搭车”;第三,重建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输出的金融和信贷。斯宾塞补充说,如果各个国家能在金融系统改革的原则上达成一致,或者为达到监管新秩序设置进程的里程碑,无疑也都是有用的。

  德德·伯茨:

  应建立信贷保险机制

  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德·伯茨(Richard Portes)则从全球的角度认定,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储蓄-投资的不平衡和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中介机构造成了压力。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产能过剩国家的大量储备造成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中期,减少全球性不平衡不但需要内需的刺激,还需要各国政府充分接受允许其经常账盈余下降。”伯茨表示,“为各国建立一个信贷保险机制是解决这种不平衡的关键,应促成IMF资本的扩张,提供给各国的大量、灵活和快速支付机制。”在金融监管问题上,伯茨认为,应直接限制金融机构的借贷和杠杆。

  菲利浦·兰:

  稳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机制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国际宏观经济学教授菲利浦·兰(Philip Lane)在伯茨的意见上有所补充,他认为通过储备增加的自我信贷保险显得还不够,应该提出进一步稳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的机制。他指出,新兴市场净负债在下降,储备在增加,并且都投资外国国债,“这些新兴国家经济都被充分整合进了全球金融系统,它们足以对抗严酷的金融环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向国际传输机制意味着这场关于改革的争论必须将新兴市场的代表纳入中心地位。

  伊藤隆敏:

  要保持积极通胀的预期

  接受采访的专家都同意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可行的。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伊藤隆敏(Takatoshi Ito)则提出,要保持积极通胀的预期,另外实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还要有以下几点注意。他表示,根据日本九十年代的经验,第一,政府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准确无误地避免任何形式的通缩发生,通胀率降为零的时候要及时采取零利率;第二,在资产负债表的扩充问题上政府不应有所顾虑,应下血本买下任何伤及金融稳定的风险资产;第三,政府应承认在退出零息宜迟不宜早的时机选择上的错误;第四,中央银行和财政监管部门之间的信任是减少央行冒失行为的关键。

  威廉·比特:

  财政刺激必须有所约束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威廉·比特(Willem Buiter)也指出,财政刺激是对付需求下降的关键,但是财政刺激必须有所约束。像美国这样拥有庞大非持续外部赤字的国家应该促进贸易平衡,并且削弱与像中国这样具有非持续外部盈余国家相关的内需部分,这样将有助于减少贸易盈余。在操作上保有独立性的央行必须能够意识到它们的利润或者货币发行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不管短期利率何时低于长期利率,通过购买国债的定量宽松政策都是主权基金收入的重头戏。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