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将为新兴国家争取更多代表权和发言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01:5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师琰

  4月1日中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乘专机抵达伦敦,参加次日召开的G20峰会。这一次,全球都在期待,政治凝聚的力量能够把世界从日渐身陷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泥沼中拖出来。

  随着峰会临近,各方主张也在激烈交锋,中国的主张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有条件去表达合理关切,我们要珍惜和抓住这个机会。”伦敦时间3月30日下午,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在就峰会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六家中文媒体联合专访时说。

  相比上次峰会,中国此次将展开更为频密的正式双边会晤。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之间的首次会晤预计于1日下午在美国驻英大使官邸举行。此前,胡锦涛还将分别会见英国首相布朗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峰会期间,除了再次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和巴西总统卢拉外,胡锦涛也将与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和韩国总统李明博分别举行正式会晤。

  据记者了解,中国代表团的参会者名单包括副总理王岐山、中央办公厅主任令计划、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商务部长陈德铭、财政部长谢旭人、央行行长周小川等。

  1日晚,胡锦涛、王岐山和两位部长将出席英国女王及其他王室成员在白金汉宫举办的欢迎酒会,随后,胡锦涛还将参加布朗在唐宁街10号举行的工作晚宴。与在华盛顿峰会上的低调不同,中国代表团此次安排了三场记者会。首次媒体吹风会将于1日晚在喜来登酒店召开。

   中国外交必须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

  《21世纪》:你怎么看这次峰会对中国的价值?

  傅莹:中国从未能像今天这样,在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大变革中,有条件、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合理要求,提出正当关切,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力量争取更多代表权和发言权,让国际秩序的调整和改革符合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需要动用各类资源,抓住一切机会,维护和拓展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以及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

  《21世纪》:峰会召开在即,但与会各国针对财政刺激规模和金融体系架构仍分歧巨大。你认为,这次峰会最终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

  傅莹:这次峰会的特点就是没有一个单一国家能说了算,这是全球化下国际秩序发展的必然。我们主张“国际秩序民主化”,不主张由某个国家或某个国家集团说了算。

  G20峰会是在国际关系史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第一次坐在一起,以平等的身份讨论如何解决威胁全球发展与稳定的大问题。中国等新兴大国将积极表达自己的声音,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峰会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二三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能用一个声音说话,表达共克时艰的决心和信心,这在当前形势下非常重要。

  眼下这场百年一遇的危机,也是百年不遇的国际合作契机。中国已经做好准备,愿与各方共同努力。

  《21世纪》:有观点认为,这场危机之后,全球权力中心正向东方转移,你怎么看待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发生的变化?

  傅莹:在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这个问题上,中国与世界存在认识上的落差,应该说是不小的落差。通过金融危机,中国人对自身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全面。

  中国将长期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巨大进步,但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还有1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确定的贫困标准(1美元/天)之下。以中英两国重要经济数据为例,人均GDP只有英国的1/15,人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只及英国1/25。联合国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国的最新名次比英国落后73位。

  中国的这一地位也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坚定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权益。针对本次伦敦金融峰会,中国也要求与会各方关注发展问题,主张不能因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增资IMF的四项原则

  《21世纪》:中国是否将把要求加强对发达国家实施金融监管和建立超主权货币的议题带到峰会上讨论?

  傅莹:我们希望,这次峰会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取得实质进展,特别就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要制定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

  中国央行行长最近的确多次谈到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但这实际上并不是中国提出的新问题,关于储备货币的问题多年前已开始在国际上被讨论。我们是第一次经历这样一场全球性的危机,加入到这种讨论当中也是自然的。

  北京已经为峰会提出了自己的五项目标,总的来说,我们希望会议的结果能够提振国际市场信心,为世界经济止跌回升提供积极的信号。

  《21世纪》:现在外界围绕中国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对IMF增资,王岐山副总理也在《泰晤士报》发表文章阐明对增资的态度、规模、方式和资金使用的立场。中国将在峰会上就这个问题上作出何种承诺?

  傅莹: 中国赞成增资IMF,主张首先在份额基础上增资,同时,我们也愿与各方积极探讨融资方式,准备在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的前提下,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但是在增资之前,还是要协商确定公平合理的原则,不能说谁的外汇储备高谁就要多增资。

  首先,简单以外汇储备多少为标准决定各国出资规模,既不现实也不公平。一般来说,中国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货币还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需要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以满足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需要。目前中国外汇储备较高的状况也属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再者,外汇储备不是政府的财政资金,是老百姓和企业的辛苦钱,中央银行只是这些钱的保管员。如果要在境外借贷这些储备,就必须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收益,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政府的义务。同样,IMF在使用这笔钱的时候,也必须科学评估、合理规划、严格监管,做到公平、公正、透明、有效。

  第三,如果IMF实现了增资,我们主张重点帮助那些深受危机影响的发展中贫困国家。

  第四,IMF目前的治理结构需要改革。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是在IMF内拥有份额和投票权最多的国家,美国占有的份额是17.674%,拥有的投票权是16.732%。IMF重大决策必须获得85%以上投票权,按照这一规定,美国事实上拥有了否决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份额和投票权都超过30%。

  相比之下,中国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分别为3.997%和3.807%,印度为2.443%和2.338%。这种分配格局与世界经济的现实不符,发展中国家一直要求增加在IMF中的份额和投票权,但相关改革因为种种原因进展缓慢。这次峰会应该为改革确定更明确的目标。

>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