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表示:可否发行全国通行的旅游消费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15:47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蔡敏 马姝瑞    

  各地“国民休闲计划”层出不穷

  尽管国家假日办已对变相恢复“五一”长假的活动予以叫停,但各地通过延长假期、发放消费券、门票优惠等来刺激旅游消费的措施仍在不断出台。安徽省旅游局相关人士透露,虽然该省目前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旅游消费优惠政策,但作为有着黄山、九华山、徽州古民居等重要景点的旅游资源大省,事实上安徽各地和各景点,都在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招揽游客,“具体的优惠措施和幅度由景点自行掌握”。

  3月21日至22日,“迎世博400天沪苏浙皖赣大型旅游产品展示活动”在上海市举行。期间,安徽宣城首批5万张价值760万元的旅游优惠券及其他旅游宣传品被派送一空。据悉,宣城也是安徽省内首个赴外地发放旅游优惠券的城市。该市下一步还将在合肥、无锡等城市及本地发放旅游优惠券,着力拉动旅游消费市场。

  宣城此次在上海派发的旅游优惠券,与杭州市消费40元才能抵用10元的旅游消费券相比,迈出更为实质性的步伐。他们主要针对自驾游、散客等游客,直接对景区门票一律五折优惠,游客游览首批参加活动的4个景区,可以节约门票款152元。

  理性看待各式“国民休闲计划”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北京市2008居民时间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劳动时间为7小时35分,占一天24小时的三分之一,已远远超过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休闲”,不仅作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举措受到重视,也被普通百姓所呼唤。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刘小军近日证实,全国性的《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但其出台还需审慎稳妥,具体出台时间待命。不过他透露,国家旅游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以此扩大旅游消费规模和比重。

  事实上,各地正在率先试行的一些旅游刺激新政,已经在国民中获得了各种反响。

  在旅游消费券的吸引下,一些出行者随之调整了自己的出行计划。家住合肥包河区春雨花园的何涛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已两年了,平时就喜欢邀朋唤友四处游玩,在得知杭州市最近将在合肥发放2万份旅游消费券后,他立即和朋友们商量着调整了清明“小长假”旅游计划。

  “我们本来打算利用‘小长假’去我的家乡武汉登黄鹤楼、赏樱花,不过上班族出门旅游当然会考虑成本,反正一样是玩儿,同样是旅游城市的杭州既然有优惠,当然会优先考虑了!”何涛说。他表示,现在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旅游优惠活动,趁着这个机会,刚好可以“全面比较”,根据优惠的幅度和时间给想去的旅游目的地“排个队”,“一个一个地去”。

  但是相当部分市民仍对各类旅游优惠促销效果持保守态度。合肥市公务员黄群英就认为,即使有再多的旅游促销措施,“先有闲钱才能休闲,像我这样本来没有旅游计划的市民还是不会因此而增加旅游开支”。

  “像杭州市散发的这批消费券,消费满40元才能抵用一张10元的,更何况还都是异地消费券,券额上的优惠只能‘补偿’很小一笔开支,且必须去指定的目的地,这样下来住宿、门票、餐饮花费还是不低,如果只是为了优惠券而旅游明显不划算。我倒建议不如直接减免门票等开支,直接降低游客的出行预算,可能效果更好些。”黄群英说。

  在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工作的市民张亦兵近期也没有特别的旅游计划,他说,眼下经济形势本来就不好,“国民休闲”要想名副其实,必须让带薪休假制度从纸上全面迈向现实,保证所有群体都有享受“休闲计划”的经济能力。

  尽快出台全国性“国民休闲计划”

  安徽省中青旅总经理助理陈义庚认为,发放旅游消费券等方式作为旅游整体营销的方式之一,由政府牵头,企业实施,本身就是一种方式上的创新,同时,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景区本身都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并且在旅游市场上起到一定的提振信心作用,但他表示,其效果“可能在短期内并不明显”。

  “对旅游产业来说,‘口碑宣传’往往比任何宣传都重要,”陈义庚说,“如果在各式各样刺激旅游消费的措施下,景区的设施、服务等硬件没有相应的提升,游客‘落地’后没有好的实际体验,那这些措施就无法落实,也不会长久。”

  不过他也坦承,由于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优惠,酒店、门票、机票、旅游商品都有不同降价促销,也直接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成本,旅行社在相应线路上的报价也更低了。对游客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有专家指出,各地目前发送的旅游消费券往往是由政府发放,如果旅游消费券全部由政府买单的话,对于没有得到旅游消费券的国人显然有失公平。他们提议,在《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是否可以统一安排资金发行全国通行的旅游消费券,并根据景区级别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消费券,增强消费券的针对性和使用率。这对于刺激内需,激活国人旅游热情,可能会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