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经济喘息未定 通货膨胀或卷土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3日 20:21  新浪财经

  达摩克勒斯之剑高悬北欧东欧上空:外资撤离和信用违约掉期。冰岛和拉脱维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俄罗斯因原油价格下跌造成了巨额财政赤字,北欧东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并没有因为大手笔的刺激而立刻出现复苏的迹象,经济衰退的深化又导致了美股持续下挫并创下12年来新低,投资者信心几近崩溃,市场蔓延着一种比去年更悲观的情绪,甚至有学者称金融危机的第二波就要到来。

  美国和欧洲的宏观形势似乎对危机的深化发出了明显的信号,世界经济是否见底?金融危机第二波是否会到来?这已经成为每个处在危机中的人们都想知道的问题。

  明年见底VS L型衰退

  “全球GDP可能会以-0.5到-1.5的状况增长,经济的恢复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政府是否能够果断有力地采取措施改革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波图加尔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样表示。

  他认为,经济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的落实情况以及在这一领域将继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果金融财政状况得到改善的话,可能会帮助全球尽早走出这一场危机。如果在今年下半年或者夏季开始能够出现这些转化的迹象,明年也许就可以逐渐走出这场金融危机”。

  和波图加尔相比,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对这场危机的认识似乎显得不那么乐观:“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面临的是一个L型衰退,甚至在L型底部还会有多次振荡才会慢慢出来。”

  楼继伟解释说,是几个问题的叠加造成了这个衰退:一个是2007年处于上一周期的最高峰,已经面临要回落;第二是国际金融结构矛盾的不可持续性爆发出来,西方的过度消费和东方的过度储蓄都是不可持续的;第三,全球的金融体系过度依赖于美元也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也对这个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中,损失尚未见底。“东欧的一些国家相继爆发了债务的危机,而欧洲银行所占的债务的比例高达90%以上,恐怕会产生危机的波及效应。” 姜建清说。

  全球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

  会上关于本轮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汇丰集团主席葛霖认为,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亚洲转移。他表示,长远来看,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随着亚洲和中东经济体的壮大,区域性和国内资本市场将继续发展。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所创造的资本将更多的留在国内。

  卡特彼勒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文斯认为,未来中国将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鉴于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卡特彼勒将大力推广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市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去年10月份雷曼兄弟破产为标志的金融海啸不可能再来第二遍”,因为各国政府,不光是美国政府,都已经高度意识到资产负债表的危害。资产负债表的平衡、破坏带来的危害。因此他们已经不遗余力地大规模的印钞票、发债券,注资于金融机构。

  通货膨胀或将卷土重来

  此外,李稻葵还预测在不久的将来,通货膨胀将重归我们这个世界。他解释说,美联储的货币发多了以后,欧洲和英国为了防止贬值,不得不扩大货币的发行,以至于整个的资产价格会逐步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大宗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带来产品价格的上升。

  “过剩的流动性很可能导致潜在的通货膨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德曼指出,现在很多银行可能只被当做是一种资金的储备,他们有着数以万计美元的储备。“这些钱是不是能够有效的进行贷款?这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另外,他认为联邦政府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有效的吸收这些储备,能不能通过开放式的市场政策有效吸收这些储备。

  杜邦公司董事长贺利得表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通货膨胀什么时候会开始,但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更快。” (雪婷)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