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放家电下乡补贴别折腾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 15:45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近日在安徽农村采访时发现,“家电下乡”受到农民和企业普遍欢迎,但在一些地方,由于购买、补贴等具体环节不够方便,影响了政策效果。

  肥西县一家电器经营部的“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记录簿上,1月12日至3月4日登记的37条信息中,只有6条显示“已补贴”,占16.2%。阜阳市目前仅有24台下乡家电补贴到位。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是有关部门对如何方便农民考虑不足。如“家电下乡”产品标识卡都封在包装箱内,农民必须先买电器开箱查看,才能使用卡号申请补贴。这个问题本来也不难解决,只要商店肯帮顾客把打开的包装箱再封好即可。遗憾的是,很少有商店能做到这一点,导致农民要先把电器运回家,再拿着标识卡去商店办理补贴。若是住在偏远地方,交通不便,往返路费就能抵消补贴。

  “家电下乡”是为了丰富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但农民买家电时的不便反映出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只考虑销售,没想到便民,结果农民购买缺乏积极性,销售也上不去,政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前些年刚开始推行粮补政策时,也是在领钱环节让农民颇费周折。后来财政部门发明了“一卡通”,直接把补贴资金打到农民的银行卡上,既快捷又方便。这说明,有关部门只要在惠民政策的执行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多为群众着想,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

  在“家电下乡”产品设计上,生产商可以把申请补贴的必要信息印在包装箱外,让农民购买时一目了然。

  在购买环节,销售商可以利用集市进行家电展销,给正在农忙时节的农民节省时间。或者干脆将补贴款直接从中标价格中扣除,由财政部门和企业承担结算补贴,让农民即时享受优惠。

  当前,汽车、摩托车等商品也陆续加入下乡行列,这些政策的核心就在于惠农补贴。有关部门应该在“家电下乡”的基础上多考虑一些便民举措,提高补贴发放效率,让农民少折腾。只有这样,这些活动才能让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记者葛如江 马姝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