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保就业必先保企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19:22  中国企业报

  □徐旭红/文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保就业”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共识。

  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还是第一次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政策难题。据统计,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达2400万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用数据量化指出,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以上。

  新增就业岗位来自何处?如何真正落实政府报告中的就业指标?原动力将源于企业,源于企业效益的不断增加,源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从历次经济危机的经验看,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大量的失业而不单是GDP的下降。GDP之所以重要,说到底,是因为它的高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够增加就业者的收入,能够保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保GDP的本质就是保就业、保民生。

  在市场经济社会,保就业必先保企业;保企业的关键是让企业有钱可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只有现存的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或扩大再生产,或有钱可赚,才会有更多的人投资办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支持企业恢复生产和扩大生产。

  保企业有两层含义:一是帮助现有的企业活下去,二是提供条件催生更多的企业。让现有的企业“活”下去,让更多的企业“生”出来,就业才能够真正保住,进而才能够有效扩大内需,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鼓励和支持困难企业与员工协商薪酬,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技能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当前,企业已经主动担当起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在以不同的措施和手段确保企业员工的就业稳定,承诺不裁员或是从上到下减薪,以共同应对这次危机的冲击。

  但是,保就业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政府应主动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减轻企业的负担;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有志者创业,借扩大内需之机,积极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促使中小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让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的新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初步测算,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这足以表明政府在保企业的一种姿态。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推动企业与职工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工作,以保企业、保就业、保稳定为目标,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推动企业与职工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做到互利共赢;以稳员增效、互利共赢为重点,组织动员职工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推动形成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关心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实现的良好氛围。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当下,企业首先要增强“自身体魄”,修炼内功,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也应该正确认识“稳员增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广大职工也应该积极主动为企业战胜困难、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与企业共同应对危机、促进发展与和谐;要体谅和理解并支持企业所采取的缩短工时、待岗培训、协商薪酬、合法减员等措施,与企业共渡难关。

  形势之严峻,任务之艰巨。“强身健体练好内功、抱团取暖同舟共济”,促进企业健康稳步的发展,这才是切中要害的“保就业”长效之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