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刺激消费:发放消费券不如减税退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5日 14:58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朱富强

  为刺激消费,杭州、成都等地出现种类不一的“消费券”,有“购物消费券”、“购房消费券”,还有“旅游消费券”,等等。一时间,消费券及与此相关的话题“满天飞”。对消费券,有人叫好,有人反对。那么,如何认识消费券,消费券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刺激消费,还有没有比发放消费券更好的举措?

  “有选择地对一些贫困人士发放消费券是可行的。”

  “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根本是不可行的,其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

  面对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不少学者把发放消费券视为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举措,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建议中国拿出1万亿消费券发放给全体公民,并认为1万亿消费券可拉动有效需求增长3.5%,而如果把消费券控制在三个月内花完,则可拉动有效需求上升14%。但实际上,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的建议本身就是一个雷人之言,因为这些学者自己根本不承担其中的责任;或者,它仅仅是为政府规划的8%增长率而出谋划策,却根本没有考虑它的长期后果,最多是治标而不治本的功利之举。其实,只要静下心来深思就会明白,大规模发放消费券根本是不可行的,其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消费券产生消费替代效应

  首先,消费券产生的消费替代问题。一般认为,消费券的金额必须足够大、期限足够长,才可以带来稳定而持续的消费需求,否则,或者杯水车薪、或者剧烈冲击而无法解决问题。近来有学者建议全民发放消费券1000元,仅此而言,就要耗费1.2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其力度不可谓不大,但问题是,能够由此增加1.2万亿元乃至倍乘的消费力吗?一个相应的问题是:有多少人一年内的商品消费是低于1000元的?如果原先的商品消费就高于1000元,那么,在对未来缺乏信心的情况下,这些人不就会用消费券来支付原本就必须的正常消费吗?也就是说,这里存在明显的消费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消费券可能拉动需求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缩短消费券的使用时限来刺激消费呢?譬如,我们规定消费券的有效期为1个月、3个月或半年,这样,原先在这短期间内消费商品低于1000元的人数就会大量增加,从而可以降低消费替代效应;但是,这依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一者,人们可以通过推迟或延后消费来使用消费券代替原来的现金;二者,厂商根本无法通过生产调整来适应短期的集中消费,因此,结果必然只会促发价格上涨,从而滋长了滞胀的可能性。

  有选择地发放是可行的

  其次,消费券发放的对象选择问题。当然,确实国内还有大量的民众一年内的消费商品远远低于1000元,消费券在他们身上产生的消费替代效应就比较小;因此,有选择地对一些贫困人士发放消费券是可行的。这种消费券发放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毕竟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符合社会正义和人本关怀的要求,可以缓和经济困难时期社会矛盾,从而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其实,无论是经济史还是经济学说史都告诉我们,大的社会经济危机根本上都是由收入分配拉大造成的:收入分配拉大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下降,结果就产生了产品的过剩和需求的不足这种脱节现象。因此,为摆脱这种无序现象,从整个社会的福利考虑,代表全民利益的政府就应该将那些过剩的产品廉价地或免费地发放给贫困群体,而不是像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将过剩的牛奶和面包倒入河流中。或者,直接发放消费券给这些贫困群体,让他们在市场中选择自己迫切需求的商品。

  刺激消费不如减税退税

  再次,消费券发放中的耗损问题。消费券发放实际上经历了两道程序:一是税收的征收;二是消费券的分发。显然,这两道程序都会因实施、督察以及中饱私囊等产生耗损。一者,在财政获得1元的收入,民众缴纳的税收却远大于1元;二者,民众获得1元的消费券,政府的财政支出却远大于1元。而且,发放消费券还可能产生造假行为,从而无形中又增加了社会成本。因此,要真正利用这些钱来刺激消费,与其发放消费券,还不如减税、退税,或者不如用消费发票等来抵税;与此同时,对那些本身缴税不足1000元的贫困群体,则可以增加福利补贴或发放差额的消费券。

  最后,消费券产生的总体效果问题。上面对消费券的效果分析主要是考虑潜在的消费替代效应,其实,即使不存在消费替代,政府的公共支出在解决经济危机方面也比私人支出更有效。一者,简单的乘数原理表明,只要政府的财政支出是适当的,政府支出所拉动的需求要比同样的转移支付更大;正因如此,每当经济危机之时,各级政府总是通过举债等各种方式来扩大财政支出;二者,尽管公共支出存在一些低效率因素,但它所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是所有国民边际效用的加总,从而对社会福利的贡献往往要大于私人消费;正因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需求的提升,扩大公共支出也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