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后日本产业将实现创新复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15:46  《商务周刊》杂志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日本发展为世界一流的节能大国;1990年代的“泡沫经济”后,日本成就了今天能够抵御次贷危机、实行严格风险管理的金融体制;本次经济危机后,产业创新将在日本重新振兴

  □ 文 李毅(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发端于美国而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成为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的话题。而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日本出现的经济危机的认识,关系到我们对外部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以及我国政府及企业界应对危机的策略选择。根据我们对以往日本经济发展情况的理解和当前危机形势的观察,在此就目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实际影响程度,以及危机过后企业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简述一二。

  一、 危机导致日本经济急剧走低、实体经济形势严峻

  目前,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冲击下,日本的实体经济尤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制造业遭受到巨大打击,这是事实。《日本经济新闻》披露的2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的景气指数出现了大幅后退的倾向。据内阁府最近发布的2008年12月景气动向指数速报,反映景气现状的一致指数环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由于有物价上涨、日元升值和出口减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反映未来数个月内景气状况的先行指数也连续3个月呈现下降趋势;消费者信心指数2008年12月也为过去同期最低水平。我们能够看到的最直接反映日本制造业遭受冲击的统计指标,一是2008年10—12月的机械订货统计,作为日本景气重要引擎的设备投资先行指标比前期减少16.7%,被认为有可能是1987年4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二是由日经BP社《技术在线》公布的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企业结算情况,在2月17日公布的包括丰田汽车、本田、日产汽车、佳能、松下、索尼、京瓷、三菱电机等著名厂商在内的34家企业中,除任天堂等两家公司之外,其企业销售额的增长率全部为负数。

  这一严重局面被日本某些内阁成员和媒体称作“战后最严重”、“百年一遇”的危机。

  二、 日本感受危机冲击的强度与实际影响之间存在距离

  那么如何来看眼前的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实际影响程度?我们认为不仅仅是看统计与报道,还应该分析一下统计数字背后的实际情况。首先,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的是,这场发端于美国的危机在日本的表现,不是金融危机,而是更接近周期性的实体经济的危机。由于对金融系统监管的加强,日本从事国际金融活动的诸多大型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额度极低,从而使其得以避免美国那种由整个信贷体系的危机对经济活动的深刻打击。其次,与日本自己1990年代长达10年的经济低迷不同,这次发生的危机不是其经济体制本身的结构性危机,而是由于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的股票价格下跌(2008年9月“雷曼冲击”后,日本股价急剧下跌,通过资产效应影响到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与供给)、日元升值和原材料价格攀升、出口急剧减少等对其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造成的打击,可以说来自外部的冲击占据了相当的成分。第三,与日本历史上数度经历的严重危机相比,有利于制造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尚未遭到根本性逆转,尽管遭受危机打击的减收减益已成为制造企业的普遍现象,但是就上述列举的日本多家大型企业上年最后季度的结算情况来看,仍然有近20%的企业在不利的局面下获得了纯利润(仅就日本《技术在线》2009年2月17日公布的2008年最后季度的企业决算数据而言)。企业所积累的新价值创造能力仍然在彰显功能(例如电子企业索尼仍在推出数字化新产品、纺织企业东丽创出导电膜新工艺、内存业界依然开发活跃等等),所具有的品牌价值的无形资产依然会在企业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运营所需的资金渠道的保有,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得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通常,日本比其他发达国家对危机有更高的敏感性,尤其是经历了“失去十年”的痛苦过程之后。日本国内对此次危机的冲击之所以感受强烈,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第一,这次经济冲击的到来恰逢日本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它与周期性的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经济景气在短时间内连续大幅下降的局面,所以有“石油冲击以来最大震级”、“战后最严重危机”的惊呼之声。第二,战后作为日本制造业一面不倒旗帜的丰田汽车在此次危机中未能幸免,“丰田冲击波”使日本国民建立起的对本国制造业发展的信心遭到重创。第三,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波及世界各地,使日本企业预期的国际市场恢复面临重重困难。同时,因与美国经济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由于无法判断美国危机何时见底而感觉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第四,虽然日本战后最长的景气在2007年开始减速,但由于2008年1—3月的经济增长曾经达到2.5%的水平,对外出口增长率由于先前的亚洲经济景气到2008年10月才转为负增长,因而使日本面对迅速到来的发展落差心理准备不足。此外,日本目前的政治状况混乱、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遭受质疑,也是导致其危机感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后危机时代日本实体经济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

  1、危机对日本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来自外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历史上日本制造业的发展都是伴随着这种周期性的变动和种种外部冲击和影响进行的(例如1970年代发生的“石油冲击”等外部影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经济赶超和世纪交替时的结构调整,也都是在这种经济波动和外部影响过程中完成的。从日本的产业发展史来看,作为一个善于从教训中学习的民族,不论这种学习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遭受损失和打击过后,常常会有一种适应发展的新局面出现。例如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几乎完全逆转了战后有利于日本的资源环境,但危机促使日本发展为一个世界一流的节能大国;19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巨大的银行不良债权甚至拖累致金融杠杆丧失经济调节功能,结果成就了日本今天能在相当程度上抵御次贷危机的实行严格风险管理的金融体制。微观上的例子是同样的,石油冲击的结果使日本的节能型轿车打入了美国市场;10年低迷的打击,使日本汽车厂家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2、对可能出现的变化的一点简单判断

  由于目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大之中,可能还会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日本何时走出危机,除了取决于自身所采取的措施,还要看美国等经济体的经济恢复情况,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后危机时代日本实体经济的变化进行分析还为时尚早,这里暂且根据以往日本的做法,以及对目前的企业情况的简要观察,对危机过后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可能出现的变化,提出一点看法和判断。

  首先,危机过后日本有可能会对导致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需求结构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对于日本这样一个由国情特点和历史因素决定的外向型经济国家,扩大内需是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一个长久性课题。制造企业会把市场需求作为价值创造链条上的首要环节,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开发措施。而上次危机中雇佣结构调整形成的规模庞大的非正式雇员和派遣劳动者,对日本社会两极分化的影响,恐怕是其在解决内需问题上要面对的课题。同时在扩大外部市场需求方面,企业和政府会不遗余力地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缓冲局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的打击,包括开发以往曾放弃的领域,比如低价位的小型轿车市场。

  其次,危机过后出于规避风险和追逐持久性利润的需要,日本有可能在制造业产业内部和其国际产业链条上重新调整和配置资源。关于产业内部以及企业内部的结构改革和业务重组,是制造业企业摆脱困境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一项常规性行动。例如目前先锋公司就宣布从亏损严重的显示器业务领域退出,探讨成立光盘合资公司。日立金属在2月18日与它旗下的子公司在金属表面处理业务方面实行统合,希望集两家公司的技术力量建立高效事业。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日本企业在其国际生产链条可能进行的调整。2008年日本进行的一项对其跨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图表1、2),这些企业在中、印等国进行投资的选择条件,虽然仍然将市场的成长前景放在第一位,但从两国在企业投票所占比重的趋势来看,日本企业越来越重视具有优秀人才的市场。今后的企业投资很有可能向具有这样条件的国家移动。中国在该次企业投票中的得票率虽然仍占第一位,但得票的比率却从2007年的68%下降到2008年的63%,而排在第二位的印度,得票率却从2007年的50%上升到2008年的58%。

  第三,危机过后最重要的变化,可能表现在日本制造企业在创新方面的长足发展上。以往日本无论是应对危机、还是实现制造业的自主发展,在扬长避短方面依赖的就是创新的武器,通过技术创新上的努力和有日本特色的组织创新实践,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其经济发展的表现是同创新的状况同步的。即经济发展顺利时,也是其创新成果频频问世之时,例如1980年代后半期;而经济发展低迷时期,恰是其创新不足时期,例如1990年代。目前虽然遇到了危机的沉重打击,但日本的一些制造企业正在通过积极的创新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除了上面提到的索尼、东丽等企业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以外,东芝等半导体生产企业也在集中技术力量投入3维的固态硬盘(SSD)的开发,以及推出大容量闪存新产品。而丰田等汽车生产企业则看好了决定今后行业竞争力的“电力电子技术(Power Electronics)”、“通信连接技术”及“新一代交通系统”。尽管要战胜这场普遍性的危机还需要种种调整和努力,但是不创新对日本企业来说就没有出路。这一点已经是日本制造业企业的共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