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月份CPI和PPI。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CPI同比下降1.6%,PPI下降4.5%,这是6年来中国首次CPI和PPI指标“双双告负”,引发了中国是否进入通缩时代的热烈争论。
央行的态度是“需要对是否进入通缩再观察,但不轻易做出结论”,某位央行副行长认为,典型的通货紧缩需要具备物价持续下降(至少6个月)以及信贷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并且伴随着GDP负增长。中国目前的情况完全不符合易纲的描述,信贷和货币供应量高速攀升,例如M2去年12月的增速是17.8%、今年1月份的增速是18.8%、2月份的增速有可能高达34%。中国的GDP增长目标是“保8”,绝不可能负增长。尽管如此,央行官员依旧表态“仍存在未来下调利率的可能”,这显示中国的利率政策并不是完全跟随“通胀通缩”的形态而定。另外,中国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之充沛,需要央行不断“正回购”化解,目前我们从任何角度都得不出中国处于通缩的结论。
当然,未来中国的顺差可能会急剧降低,月顺差甚至在100亿美元以下,这将降低外汇占款的增长,并使得基础货币扩张趋缓。但是只要中国月顺差是稳定的,那么外汇占款推动基础货币的动力只不过是减弱而已,而4万亿财政撬动的国内货币投放已经取得了“主导型地位”。
坦率地说,即使我们退一万步接受中国出现通缩的苗头,难道这意味着灾难的逼近吗?还是经济调整的正常反应?对通缩最恐惧的表述来自于经济学家费雪,他的“债务—通缩”滚雪球机制(例如通缩会突然性放大债务,迫使真实利率上升,全社会囤积现金)被认为是通缩将经济“拖垮”至无底深渊的最狰狞的演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日本“失去的十年”都是最流行的佐证。
但是,“费雪教条”从来都不真实,美国明尼苏达储备银行的经济学家Andrew Atkeson在其论文《Deflation and Depression: Is There and Empirical Link?》就彻底否定了这种“通缩和衰退相关联”的教条。他们细心地搜集了17个国家100年的原始数据,以5年为时间单元来分析(消除短期的瑕疵),他们仅仅发现只有大萧条时期出现了“衰退和通缩”相联的关键证据,而其它90%的通缩事件并未导致衰退的跟随性出现。
我们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通缩对经济走出衰退是有利的。很多人不理解通缩的真正机制,它不是简单的价格下降,而是整个经济体对货币需求量的下降(这是正常反应),从而出现了价格下跌。费雪仅仅看到的是负债增加,通缩也会带来真实收入的上升,从而稳定社会有效购买量(一些脱离真实需求的商品会急剧减少)。
而凯恩斯主义者大叫“跌价将会使厂商缩减产能、降低工资,从而引发更大的衰退”,于是“凯恩斯型”政府通过各种财政和货币的办法维持住商品价格(防止通缩),造成的后果是社会交易量急剧下降,导致大量的库存无法“出清”,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厂商还是会削减产能(因为其资金回流速度比削价更慢)甚至力度更大、裁员并降低工资率。唯一的差别是:市场对商品的购买被严重推迟了,推迟造成了经济恢复的“时滞”,也就是说,憎恨通缩的结果不是稳定经济而是导致复苏更慢。从这个意义上说,房地产2月份价格下跌1.6%是好事,实际上,每次房地产价格的下跌都能带来交易量的“回暖”,这意味着购买力是诚实且有层级的,而不是涂抹上“追涨杀跌的”标签。
其实,我们更担心未来的通胀,尤其是在社会居民收入流整体下降时的通胀反转,历史经验表明这对社会有着震荡性的影响。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是下降1.9%,但环比是增长的,如果不是猪肉跌价太多,大部分其他食品类都是上涨的。尽管学者们愿意用“春节效应”来搪塞,但“一丝寒意”已经足够让我们警觉。
相关专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