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官员财产公示不差论证只缺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13:40  燕赵都市报

  刘义昆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何勇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新疆阿勒泰的试点经验,将是重要的参考。他说:“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和论证这件事情,正在想办法制定这个。不过阿勒泰只是一个地区,如果要在全国推进这件事情,肯定还有很多需要再完善的地方。”(3月8日《京华时报》)

  我国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立法及制度建设,一直步履蹒跚。早在1988年,全国人大便起草了一个关于《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1994年,将《财产收入申报法》列入立法项目。直到20年后,虽常有地方政府进行一些突破和尝试,但全国范围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仍然未能出台。这说明,财产公示制度之所以迟迟不能露面,并非论证不充分,而是遭遇了人为的阻力。

  事实上,我国当前推行财产公示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是有国外大量的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早在1883年,英国便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财产申报的法律———《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治法》;二是国内已经有了相应的实践积累。譬如说,1997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出台,2001年颁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三是民意基础已经成熟。财产申报制度不仅为民众所热切期盼,一些官员对它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整体而言,官员财产公示早已不差论证只缺行动。的确,建立财产公示制度,我们还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相关制度的配套、执行成本,甚至人为的抵制等因素。但是,面对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反腐败形势的严峻挑战,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已成为紧迫的公共需求。一系列腐败个案表明,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缺失,不仅增加了查处腐败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容易诱发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从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实践要求看,推进包括财产公示在内的制度建设,已到了壮士断腕的时刻。

  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同样给予了官员财产公示积极的评价,并称,“这件事情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就必须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并且长期地保持下去,使它收到真正的效果。”

  鉴于当前的反腐形势和公民的知情权需求,财产申报制度不能总是停留在论证阶段,有必要迅速制定《公务员财产申报法》,并借鉴国外经验,在实践中扫清制度障碍,早日推出切实可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