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启动经济:房地产无法承受之重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楼市的变化只能是经济预期的表象,而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动力或者羁绊。经济发展与否的标志是它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不管支柱产业的权重有多大,在经济自身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依靠几个产业的拉动就想振兴经济是根本不可能的。

  田 立

  随着十大规划的全部出台,有关是否要将房地产振兴规划纳入其中的争论暂时平息了下来。但围绕着要不要以其他方式提振房地产业的激辩却仍在进行之中,有人还在奔走游说,呼吁政府从振兴经济的战略高度来对待房地产业的振兴。

  支持振兴房地产业观点的逻辑出发点是:房地产业作为宏观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宏观经济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房地产业牵扯了众多行业,包括钢铁、水泥、铜、铝、锌、运输、家具、装修等40多个产业,直接或间接权重巨大,房地产业兴旺,宏观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将受益,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复苏和振兴。如果事情真能如此,不仅我会举双手赞成,恐怕地球人都会为之欢呼振奋,因为人类苦苦探索的经济复苏之路不仅找到了,而且还如此简单,人们还用担心诸如危机和衰退之类的事情了吗?但很遗憾,事情似乎远没有这样简单。

  人类经济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管支柱产业的权重有多大,在经济自身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依靠几个产业的拉动就想振兴经济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一个童话故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道理:从前有个国王,他的王国遭遇经济危机,经济持续下滑,为了振兴经济,国王下令挖个大坑,按照经济复苏所需要的比例让各个产业生产产品和资料,然后扔进大坑。坑越大,需要扔进去的东西就越多,各行各业产出的就必须越多,于是经济一片热闹景象。结果经济并未好转,国王于是命令再挖一个大坑,继续重复前面的做法,最后会怎样呢?我想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出。

  或许支持支柱产业拉动说的人会说这个故事根本说明不了问题,因为这个国王毕竟把全社会的产出丢进大坑而没有产生任何经济价值,这和支柱产业拉动根本就是两回事。但当我们把这个荒诞故事的逻辑公式整合出来看一看,你还会这样认为吗?这个国王根本就没明白经济振兴依靠的是经济的产出价值,而非产出的量。当我们企图依靠房地产业的振兴来刺激其他相关产业的产出,进而刺激经济复苏时,如果汇聚相关产业资源的房地产业的价值低于相关产业的产出价值之和的话,又比童话故事中的国王聪明多少呢?

  经济发展与否的标志是它是否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一点,恐怕支持振兴房地产的人也得承认,那谁又能证明房地产业当前所创造出的价值一定高于其拉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出价值总和呢?从去年开始,房市持续下滑,市场的运行已经表明房地产业的价值大不如前了,满足不了宏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非要用房地产业这个无法创造出合理价值的产业去汇集其他产业的资源,幻想着用这种方式增加经济的产出,并以此推动经济复苏,这与挖坑埋宝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除非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房地产的实际价值的确是被市场给埋没了,是市场本身的错误,否则任何盲目鼓吹振兴楼市的声音都只能是天真的臆想,而非科学。事实是,我们看不到这样的证明,反倒是可以找出无数个证明我们绝不比市场聪明的事例来。

  支持振兴房地产业的观点又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消化相关产业的过剩产能,认为即使房地产本身无法提振经济,但若能为当前消化过剩产能做出贡献的话,同样值得重视。其实这仍然不能回避上面所说的价值问题,就算非要回避,这个理由也是无法自圆其说。过剩产能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畸形、经济形势恶化,要想依靠房地产业来消化其他产业过剩的产能,除非它能克服这两个问题,可是,只要我们稍微多看一眼房地产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一来,过去房地产过热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畸形的典型产物,由此造成的库存也是过剩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问题没解决,何谈协助他人?二来,房市的走势历来是宏观经济预期的结果,而非原因。

  现在很多人在谈论房地产问题时,总是人为地把房地产的兴衰设定为宏观经济的好坏与否的原因,然后在设定好的圈子里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推导,最后得出推导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的结论,诸如“房地产兴则中国经济兴”的论调就是这种思维范式的典型产物。在这里,我还想多说几句,我们所看到的日本与美国的房地产崩盘所带来的经济萧条的现象都是假象,没有经济预期的下滑何来房价的暴跌呢?或者把这问题倒过来想,如果房地产果真是经济复苏的发动机的话,凭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实力,还不至于对一个产业无能为力,进而坐视整个经济在眼前一路衰退吧?

  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房市的变化只能是经济预期的表象,而不会成为经济复苏的动力或者羁绊。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相关专题:

    全面拯救楼市方案出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