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参考报:穿越风暴的中国必将更加富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3日 08:52  经济观察报

  写在2009年两会召开之际

  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由此拉开帷幕。

  两会年年开,今年两会召开的时代背景非同寻常。   

  其非同寻常之处在于,中国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场发端于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短短半年间就让全球财富缩水10多万亿美元,许多世界级大企业纷纷堕入亏损、破产冰窖。源于东欧货币急速贬值的新一波冲击,近日也开始蔓延。在这场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出口受挫,股市震荡,就业下滑,国家外汇资产缩水,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其非同寻常之处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今年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最困难、矛盾最集中的一年,是医疗、教育和社保即将推出重大改革举措的一年,是能否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见分晓”的一年。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今年全球发展速度将降至0.5%,为二战以来的最低值。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国内市场的运行状况、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和体制改革推进的力度,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关注。

  其非同寻常之处还在于,中国政府面对危机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应对之策:迅速推出四万亿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果断通过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继续减免第三世界巨额债务,遵守承诺派出“赴欧贸促团”……一个负责任、敢担当的大国形象,正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走过不平凡的2008年的中国,经过大喜大悲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毅,更加自信。这个曾被黑格尔称作“一切例外的例外”的国度,在世界大家庭中不仅早已不“例外”了,而且越来越受理解和尊重。

  “两会”召开之前,许多人都在问:中国能否化“危”为“机”,为自己赢得一次发展的“升级”?

  80年前,当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发生之时,当时的苏联就抓住了机会,完成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惊人一跃。他们通过引进技术和专家、大量购买机器设备、吸引外国资金等措施,成为了大萧条之际的最大赢家。大萧条过后,其工业产量和机器制造业水平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不过,当人们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出惊叹的时候,苏联却错误地总结了经验,走上了集权式的、单一的计划经济道路。而西方国家则在加强政府调控之后,完善了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上纷纷超过了苏联。

  这就引出了一个话题:一个大国,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方略,才能迎来真正的崛起,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吴敬琏先生认为,从500年来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看,促进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有这么几个:自由市场经济、法治、宪政民主、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的崛起,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经济强盛为基础,以科技教育和文化软实力为支撑,并能抓住技术革命和产业调整的历史机遇。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民主。与解放思想相辅相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发展民主。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民主建设已显空前之势。村民自治,村级直接选举,乡、县和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直接选举,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完善……显示了我们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一个个重要里程。

  民主包括政治民主,也包括经济民主。经济民主就是要给市场主体以进入和发展的均等机会,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经营自主性、利益共享性、合作参与性和结构均衡性,都是经济民主的基本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缩小城乡差别、放开多种行业准入、推行民主公共决策、加强医疗社会保障和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进步。这是一个大国崛起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坚强保证。

  40年前,当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第一次来中国时,他看到的娱乐节目是喷火表演。前不久,当他再一次来到这个东方国度时,大提琴家马友友正在那里深情地演奏。奈斯比特说:“从喷火表演到马友友演出,这就是40年来中国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

  什么缩影?星移斗转、沧桑巨变的缩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到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渡过了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难关,闯过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历经无数次洪水、疫病、雪灾和地震的洗礼,经受了各种社会风暴、政治风波和观点交锋的考验,最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思想的觉醒、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前进。正因如此,我们期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今年的“两会”,将为面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考验的中国人民树立起坚强的信念,为中国经济化“危”为机聚集智慧、做出重要战略决策,引领即将迎来六十华诞的人民共和国穿越风暴,走向更加民主和富强!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来源:经济观察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