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洲在全球动荡余波中更上层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17:52  国际商报

  如果2009年全球经济复苏并实现东西方经济实力平衡的转换,那么它将是名副其实的牛年。

  无法寄望西方毋庸置疑,中国、印度以及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其它发展中国家市场正处于明显的发展放缓阶段。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工业制成品、原材料和服务的出口,正由于西方客户削减其债务水平、重新开始储蓄等原因而显著减缓。与之前的金融困境不同,这一次亚洲国家不能再寄希望于对西方的出口。

  从孟买到首尔,亚洲各资本市场的持续流动性严重依赖西方的机构投资者,有时甚至达到其总市值的40%。因此,去年下半年,随着美国和西方组合投资者的撤离,亚洲股票和货币纷纷狂跌,韩元和印度卢比遭遇最大幅度的贬值,这种情形并不足为怪。

  美元突然紧缩,加之贸易融资来源冻结和当地银行抬高避险水平,很多中小型企业已经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但是,描述这一财富变化过程最好的方式,还是要借助经济学家使用的专业术语,即“周期性衰退”,这与西方目前的结构性衰退不同,后者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即使不是几年,也要持续几个季度。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关家明的研究显示,如果亚洲发展中国家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在2009年降低30%,则该地区的GDP总量就会减少1.5%。30%这一数字超出了2001年至2002年经济衰退时期的跌幅,但此次下滑与1997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跌幅不可同日而语。

  亚洲早有准备事实上,亚洲早已做好抵御这类经济增速放缓的准备。这是因为五花八门的统计数字下掩盖了另一个趋势:亚洲新兴市场中的中产阶级群体在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经济繁荣时期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能够填补西方消费者撤离后留下的空隙。

  除日本外,亚洲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超过2.5亿。这一人群越来越喜欢减少储蓄、负债消费,去海外度假、购置住房和汽车、外出就餐或不断购买奢侈品。此外,还有约10亿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正变得越来越富有,有能力购买摩托车、电视机和电冰箱,这一新兴消费群体人数可能不久就会超过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总和。过去20年间,这一群体的增速比全球任何其它地区都要快。

  由于该群体的高储蓄传统,过去亚洲国家消费对GDP的贡献比率一直要比西方国家低很多。以中国为例,个人消费对GDP的贡献比率仅为35%,而美国则超过70%。亚洲地区的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目前正竭力通过减税和降息来推动消费,鼓励这些节俭的人变得出手大方。

  在采取这些激励措施方面,亚洲各国政府的状况要比西方国家好的多,因为它们具有健全的财务状况、低负债水平、大量外汇储备、适应能力很强的金融系统以及日益缓和的通胀率,西方不良资产对亚洲金融机构的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避险程度提升以及美国机构投资者撤回资金用于补偿本国客户后,亚洲地区在危机前就已实现的创纪录的外汇储备量以及政府间的外汇掉期交易开始显露威力,确保各国当局有能力应对美元流动性的急剧短缺。

  此外,由于过去几年间各国政府签署了多边自由贸易协议,使得当前本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整合程度越来越高。与十年前相比,亚洲各国受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日益减弱。

  见证历史拐点亚洲各国在当前经济动荡之后是否会放缓金融改革的步伐?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事实上,自从1997/9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证券、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完善性、透明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因此这一轮金融危机中,它们会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措施。

  举例来说,这些市场的监管机构很可能扮演变革推动者的角色,因为它们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各项能促使金融机构更加审慎的法律措施和通用会计准则,并使得它们对于本地区内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行动和策略更具一致性和透明度。本地区的监管机构将继续确保各家银行具有应对其账面风险的足够资金。与西方相比,亚洲的银行早已做好了处理当前危机的准备,部分原因就是它们已经从1997年的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毫无疑问,上海、孟买和迪拜等新兴金融中心应与更完善的香港和新加坡一起,把握住全球金融架构变革新出现的机遇,做新时期的弄潮儿。一旦目前的金融动荡尘埃落定,这些亚洲中心将凭借监管机构的灵活处理方式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一些好运气,一跃而起,比肩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和东京等地位显赫的金融中心。2009年可能恰好见证这一历史拐点。

  渣打银行亚洲区首席执行总裁白承睿

    相关专题:

    中国行动应对经济下滑风险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