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购房落户未必是救市良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 11:15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阮修星 

  随着杭州、成都、武汉、重庆、天津、厦门等城市纷纷将“购房落户”作为救市的法宝祭出之后,尘封多年的“购房落户”政策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专家甚至呼吁,北京、上海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拉动住房市场消费。“购房落户”全国推广可行吗?合理吗?它能成为房地产行业救市的良药吗?

  回顾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购房落户”政策始见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曾是拉动楼市的法宝。之后更多城市纷纷效仿,后来因为该政策导致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带来教育、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又取消了该政策。

  有前车可鉴,那“购房落户”为何又有了复活的土壤?无外乎这样一个语境:受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楼市持续不振,再加上以减税、降息为主导的第一轮楼市新政效应的逐渐式微,地方政府不愿意让GDP占比很重的房地产萎靡影响到保增长的政绩。而“购房落户”可以释放一些真实市场需求,缓解楼市困局。因此,政策的推出也显得名正言顺。

  同时,也有专家学者从另外一些角度予以了佐证。“购房落户”有利打破京沪等大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藩篱,促进人才更为合理的流动,最终为推进户籍制度平稳改革积累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不妨一试。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几个关键的问题。首先,通常能吸引大量有支付能力买房者的城市,都或多或少拥有经济、教育、环境等比较优势,而这些城市又恰恰人满为患,资源、环境等承载力已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购房落户”政策无外乎又会让上世纪90年代的问题重现,最终这些城市又会走取消该政策的老路,除了折腾还是折腾。

  其次,能用市场手段解决的最好还是采用市场的手段。当前楼市最大的问题,还是有效需求和供给之间出了问题,价格太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让市场机制发生作用,让价格回归到一个理性的水平上,把有效的需求释放出来,而不是优先选择行政的手段。

  其实,除了“购房落户”的政策外,拯救楼市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尝试。比如,地方政府可以改变“卖地”的财政发展模式,将利润还一部分给普通民众;对于开发商的融资难,可以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诸如此类的刺激措施,或许更为有效,也更有可持续性。

    相关专题:

    房地产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