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会否出现下一个麦道夫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14:04  中国经济时报

  虽然与麦道夫20年行骗生涯500亿美元骗额相比,波和二只是麦道夫的瘦身版,但14亿美元的诈骗金额着实不小

  ■实习生 代松阳

  美国麦道夫案尚有千丝万缕有待彻查,近日日本又突然冒出一个“麦道夫”。

  2月5日,日本床上用品企业L&G公司老板波和二因涉嫌诈骗投资者被警察逮捕。据警方称,这家企业涉嫌于2000年至2007年间以承诺36%的年回报率为诱饵,骗取大约3.7万名投资者126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

  虽然与麦道夫20年行骗生涯500亿美元骗额相比,波和二只是麦道夫的瘦身版,但14亿美元的诈骗金额着实不小。当地媒体称,这是日本迄今爆出的最大一起金融诈骗案。

  “庞氏骗局”日本重现

  据日本媒体报道,波和二诈骗手段十分高明。公司自制发行一种虚拟货币“圆天”,并推出多种高回报率产品吸引投资者,投资者只需向该公司一次性存入一笔钱,就可以每年获得以“圆天”为支付形式的高额利息,持“圆天”可以在指定地点购买各种商品。这让人们感到即使不停花钱,钱也永远花不完。然而波和二的花招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把新会员的存款用于发放老会员的高额利息。

  “与麦道夫骗术相似,波和二经营的只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庞氏骗局’。”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向本报记者分析,该骗局的关键在于资金流动性:先不惜一切满足投资人的支付要求,在其心中树立确实兑现高回报的信誉,然后通过口碑相传大量扩充新会员,以借新还旧的形式实现资金滚动。

  L&G公司在2005年成立了经政府注册的“研究机构”,邀请著名歌手和学者演出、演讲,以聚集人气。波和二本人也故弄玄虚,营造神秘色彩,投资者不明就里,对波和二盲目崇拜,不少人甚至称其为“上帝”,新会员因之源源不断涌入。

  “不管如何包装经营,庞氏骗局始终无法逃脱流动性危机。”奚君羊指出,吸引新会员总是有上限的,当后继资金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取款消费需求时,“庞氏骗局”最后的结果是彻底崩盘。

  都是低利率惹的祸?

  L&G公司最终资不抵债宣告破产,但代价却是3.7万名投资者赔得血本无归,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老年人。

  “与我国不同,日本老年人是最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他们工作的黄金时代正是日本经济极度繁荣的时期。”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研究员陈虹向本报记者解释,日本社会居民投资趋于保守,普通居民资产以储蓄和地产形式为主,金融投资远不如美国普及,更多集中在富裕阶层。

  “但在日本发生泡沫经济后,由于中央银行长期维持低利率,银行储蓄收益十分有限,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一些群体开始选择回报更高的投资途径,但风险防范意识又不足,最终给了金融诈骗可乘之机。”陈虹说。

  “挡箭牌”背后昭示投资者“阿喀琉斯之踵”

  波和二被捕时,被问到是否应该向被骗投资者道歉,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命赌上了,我向谁道歉?你们要明白,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

  作为金融投资的基本常识,“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成了波和二的“挡箭牌”,诈骗行径在这句话的遮掩下似乎也变得冠冕堂皇。

  正如“阿喀琉斯之踵”,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致命的弱点。“贪婪,是投资者的致命弱点。”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对本报记者说,“投资者往往过于重视高回报,而忽视其背后的高风险,尤其是异常高的回报,当市场根本无法提供这种回报时,所谓高回报背后对应的或许就是诈骗。波和二的‘挡箭牌’对投资者是一种警示。”

  “‘庞氏骗局’的高回报没有实际来源,是虚幻的,这告诫投资者不要偏听偏信所谓的承诺,要对投资对象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详尽地了解其回报来源,对风险和收益要有匹配意识,幻想一夜暴富在短时间内集聚财富是危险的。”奚君羊说。

  亡羊补牢 从监管做起

  “缺乏严格的民间资金运作法规,没有覆盖面广的监管网络体系,舆论上也没有形成对非法融资的强有力警示,这些监管方面的缺陷,是造成这起金融诈骗案发生的重要原因。”奚君羊总结说。

  从几年前的安然事件,到震惊全球的麦道夫案,再到该案。金融诈骗屡见不鲜,暴露出各国金融监管的短板。

  “诈骗只是一种现象,本质症结在于信息不透明。”殷剑峰说,过去10年,金融自由化成为全球趋势,小的私募性质机构发展迅速,金融市场开放的同时,监管却相对滞后,小型私募机构甚至可以不被监管。放松监管虽然促进了金融创新,也带来了金融诈骗。就算私募机构可以放松监管,但必须要保证信息透明,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情况必须披露,一旦出现异常,可以随时采取措施。现在的问题是,强调金融自由化,却没有重视自由化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

  “政府一方面要强化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和对投资者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融资行为的信息披露,规范金融产品销售。只有加强监管,才能有效减少类似金融诈骗案的发生。”陈虹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